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音乐与诗歌的同源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 音乐 诗歌 同源性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音乐和诗歌是两种形式不同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的艺术门类,从古到今,二者共生共荣相互影响,对艺术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音乐与诗歌有着共生的关系,他们的源头是同一的。从上古的讴歌吟呼到有文字记录的《诗经》《楚辞》时代,诗与音乐乃至舞蹈的三位一体是早期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也说明了在中国文化传统里,音乐与诗歌同源性的关系。
[Abstract]:Music and poetry are two different forms of art, but also have inextricably linked categories of art,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both symbiosis and mutual influence each other. It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progress of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ology, there is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poetry. Their source is the same. From the ancient eulogizing and chanting to the written "Book of songs" "Chu ci" era, poetry, music and even dance trinity is a remarkable feature of early art. It also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poetry in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J609.2;I207.22
【正文快照】: 音乐与诗歌的紧密联系,不仅体现在两种艺术门类的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上,而且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音乐与诗歌有着共生的关系,他们的源头是同一的。大部分学者倾向于承认文学、音乐和舞蹈是同时或同源产生的。汤姆森在《论诗歌源流》中也说:“……总之,舞蹈、音乐、诗歌三种艺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敏俐;“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五篇】 音乐对先秦两汉诗歌形式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5期
2 龚道运;《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阳地;谭勇;;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琴曲《阳关三叠》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叶华;山水和旅游的结合——论谢灵运山水诗与传统的写景诗、行旅诗、游览诗的不同[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袁晓薇;;韩愈对李杜的推尊与王维诗歌地位的转折——兼论李杜独尊的诗学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张立驰;程立中;;简论亳文化的地域特色与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粟向;;非彼无我,非我无取——中西诗歌创作中物我关系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王芳;粟向;;诗歌功用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游瑞娇;;从克隆论看诗歌“三美”在翻译过程中的实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胡莲玉;论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凤凰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梅;;《庄子》的语言艺术——卮言——从庄子的立言态度与立言方式谈起[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4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邹艳;月泉吟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一南;晚唐齐梁体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化晓方;西汉散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宁宁;日本地歌三味线角色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肖光亮;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陶渊明诗歌英译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娟;曹植诗歌接受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朱浩磊;查慎行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阳;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李华;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9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胡宜海;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其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田盛;;诗歌音乐性浅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1期
2 刘常轩;;《乌鸦》的音乐性及其音韵效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3 牛莹;;诗歌音乐性不容乐观[J];写作;2006年08期
4 孙丽娜;;谈《诗经》用韵的音乐性[J];大众文艺;2010年15期
5 廖玉萍;;论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性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王崇梅;;谈音乐性视角下的基础俄语教学[J];大家;2010年16期
7 赵洁;赵巍;;汉语诗歌与音乐[J];长城;2010年06期
8 杜荣;;谈俄罗斯诗歌语言的音乐性[J];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9 陈琳;;诗歌美学本质浅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崔瑞霞;;诗歌音乐美的独特表现方式[J];文学教育(下);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传才;;《诗经》和孔子的关系[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2 陈新雄;;孔子与《诗经》[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岳泓;;《诗经》中的原始生命观念[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4 阿毛;;呼啸的子弹——兼谈《当哥哥有了外遇》这首诗的诞生[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史志诚;;《诗经》中有关毒物与中毒的记载[A];第二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培德;;浅议校补本《诗经通义(乙)》[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希杰;;零度和偏离面面观[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8 李文钢;;以简洁的精确呈现深邃的模糊——读黄灿然《必要的角度》和他的诗[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刘江东;赵刚;陈戟;张小艳;周菲;易梅生;余其兴;;刺鳅X染色体涂绘文库的构建和XY同源性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赵山林;;试论戏曲传播中的文学与音乐关系[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抒雁;远古的回声:谁在歌唱?[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郑纯方;《诗经》也是城市的歌吟[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记者 宋克顺邋特约记者 马献伦 通讯员 李先江 陈竹 陈斌;古老《诗经》仍“活”在民歌里[N];湖北日报;2008年
4 喻乐宜;《草木如诗 美人如织》:古典诗词解读图书另辟蹊径[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北京 陈永年;破解《诗经》研究千年公案[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杨桂青;把《诗经》解放为“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王艳 王成章 宋浩学 刘玉洪;从另一面解读《诗经》的胡淼[N];连云港日报;2007年
8 宫苏艺;云南试奏《诗经古谱》[N];光明日报;2002年
9 吴光;以《诗》证史 钩玄发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黄健;回到现场解读经典[N];文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入云;问题史:中国新诗的音乐性(1917-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建军;诗经与周文化考论[D];苏州大学;2001年
3 吴晓峰;《诗经》“二南”篇所载礼俗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祝欣;叙述的交响[D];河南大学;2009年
5 郝立新;《尔雅》同源词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犹家仲;《诗经》的解释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0年
7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丁进;周礼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5年
9 程燕;考古文献《诗经》异文辨析[D];安徽大学;2005年
10 陆锡兴;诗经异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琳智;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音乐性[D];湘潭大学;2003年
2 杨玫;吟诵的音乐性文献及吟诵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贾学鸿;从《诗经》的君子之乐到孔子的人生之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邱静娟;丘特切夫诗歌语言的修辞艺术[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军宁;现代诗歌音乐性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6 徐晓敏;论古诗英译中音乐性的传递[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彭燕;《诗经》女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石降红;试论新诗的音乐性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丹;米兰·昆德拉小说的音乐性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10 韩昆;论许渊冲的翻译美学思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92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49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