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雅乐兴衰与复建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 雅乐 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古代 信仰仪式 高雅音乐 音乐形式 本土音乐 表现形式 封建王朝 政治制度 出处:《音乐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雅乐是中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音乐品种,是与封建王朝共生的一种文化现象。"通常说的雅乐有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所指。狭义的雅乐指的是中国古代宫廷及上流社会的贵族所使用的一种祭祀典礼仪式的音乐形式,是集器乐、舞蹈、吟诵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广义的雅乐指的是包括狭义雅乐在内的超凡脱俗的高雅音乐。"①狭义的雅乐多指的
[Abstract]:Zheng Ya Yue is a very important musical variety in ancient China. It is a cultural phenomenon symbiosis with the feudal dynasty. "generally speaking, elegant music has two different meanings: narrow sense and broad sense. Narrow sense refers to a musical form of sacrificial ceremony used by the ancient Chinese court and the aristocrats of the upper class." It is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hat integrates instrumental music, dance and recitation. In a broad sense, elegant music refers to transcendent and elegant music, including narrow elegant music. "1 narrow sense of elegance refers to more refined music."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南宋雅乐研究”(编号10BD04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耀农;;宋代宫廷雅乐乐器与乐队考[J];音乐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萱;“八音”:历史系谱与文化意涵[D];西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2 柳青;;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鉴赏之“术”与“道”[J];艺术教育;2011年05期
3 赵梅枝;;春秋时期郑声的文化质涵及其历史评价[J];艺术百家;2007年05期
4 张晓丽;;由当前中国古典音乐与传统音乐流行化趋势引发的一点思考[J];大众文艺;2009年23期
5 焉树芬;对音乐雅俗观的几点思考[J];艺术百家;2004年03期
6 王玲;;隋朝时期胡乐在中原地区的发展探析[J];黄河之声;2011年02期
7 小寒;;杜夔度音[J];歌海;2002年05期
8 何涛;;论先秦俗乐、雅乐的音声特征[J];江海学刊;2007年02期
9 徐海准;;浅谈中韩古文献中所记载的“洞箫”[J];大舞台;2010年03期
10 戈丽珠,戈丽芳;论周代的雅乐与俗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瑞云;;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郝向明;;民族音乐的思考[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马卫星;;音乐心理学在大学审美教育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董云;;关于非洲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罗艺峰;;马来民间音乐的节奏模式与马来文化的深度结构[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李昌集;;“苏幕遮”的乐与辞——胡乐入华的个案研究与唐代歌曲声、辞关系的探讨[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纪露;;高雅与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强独唱音乐会有感[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刘欣欣;;从中国首部古典音乐电视片《梦幻曲》谈音乐欣赏教育课[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费邓洪;;从音乐的“情感内容”到“另一种心理内容”的猜想[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洛秦;;音乐的功能作用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之中[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欢;“新雅乐”为哈辉导航[N];音乐周报;2009年
2 记者 朱良骏;文博会音乐分会场启幕[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启民;赤峰雅乐 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N];赤峰日报;2010年
4 肖楚凡;市民盼望高雅音乐在绵“花常开”[N];绵阳日报;2008年
5 马进 余慎;高雅音乐 市场“埋单”[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光华;恢复久违的中国古代“歌诗”传统[N];音乐周报;2007年
7 伍斌;用经典听“热”观众耳朵[N];解放日报;2004年
8 张珏娟邋实习生 张颖媛;四川美声难“响”市场?[N];四川日报;2007年
9 祝晶;赏高雅音乐观郁金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马进邋卜大炜;以大众化审美激活高雅音乐市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梅;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曹贞华;西周至唐宫廷雅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郭小利;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夏季;中国古代早期管乐器及黄钟律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迟凤芝;朝鲜文庙雅乐的传承与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伍维曦;纪尧姆·德·马肖的《圣母弥撒》[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8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李丽敏;文化的嫁接[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西汉雅乐发展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路佳琳;北宋景yP—嘉yP年间的雅乐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3 聂丛竹;中国雅乐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流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郑月平;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北宋之雅乐[D];西北大学;2005年
5 李明明;中国古代雅乐文化分期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李晓龙;五代十国时期音乐及其文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露艳;魏晋南朝雅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彭勇;他山之石,可否攻玉[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飞;论“商”声与“商”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汪润锋;先秦儒家乐论的伦理美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46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4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