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性变速原则
本文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音乐 创作 中的 结构性 变速 原则 出处:《音乐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由于文化背景与美学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在结构组织方面表现出的结构观念与思维逻辑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随着西乐东渐以来西方专业音乐创作技法在中国的传播与盛行,中国专业作曲家群体日益壮大。20世纪末期,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中国作曲家们对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愈发表现出极大关注,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其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思维。这些表现出鲜明民族特性的音乐作品丰富了世界音乐文献宝库,为全球听众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与此同时,中国作曲家们还不断尝试融入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思维的创
[Abstract]: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aesthetic concept, The structural concept and thinking log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and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With the spread and prevalence of western professional music creation techniques in China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continuous colli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Chinese composers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of their own nation. And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ructural think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n his creation. These musical works, which show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enrich the world music literature treasure house and bring new aesthetic feelings to the global audience;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composers are also constantly trying to integrate in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structure thinking creation
【作者单位】: 星海音乐学院;
【基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中国当代协奏曲创作中的传统音乐结构思维研究”(批号2012WYM-0085)成果之一
【分类号】:J6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百生;根据传统乐曲改编的5首中国钢琴曲的艺术特色[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李吉提;;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评谭盾早期的音乐作品《南乡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1期
3 杨正君;;论奏鸣曲式的异化发展——以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王安国;评谭盾《第一弦乐四重奏(风·雅·颂)》[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5 李吉提;论“一波三折”的音乐结构——中、西方传统音乐比较之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6 杨正君;;“单章—套曲”曲式及其基本表现形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李吉提;;秦文琛《幽歌Ⅱ号》的音乐结构及其他——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沈云芳;;传统意蕴与现代气息的交汇——叶小纲古筝独奏曲《林泉》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陈国权;“板式──变速结构”与我国当代音乐创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10 李吉提;对唐建平《八阕》的分析与思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玎玫;;舒伯特即兴曲的研究与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2 吴家军;;多元化结构的融合——对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的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刘进锁;王莹;;“传统”的延伸与创新——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文化学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谢英军;张鹏;;管窥巴赫音乐中的宗教情结[J];北方音乐;2009年02期
5 代水冰;;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节奏、节拍特色[J];北方音乐;2009年08期
6 金鑫;;风箱——手风琴的灵魂[J];北方音乐;2010年09期
7 徐婧;;浅谈粤乐之钢琴改编曲《平湖秋月》[J];北方音乐;2011年10期
8 张斯絮;;琵琶新语,瞬息万变——秦文琛新作《琵琶辞》研究[J];北方音乐;2012年01期
9 王德聪;;音乐教学中西方音乐史与作品分析的相互影响[J];才智;2010年27期
10 刘清明,张洋;谈曲式分析的小型曲式图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孙志鸿;本杰明·布里顿复调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7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8 李小诺;论拱形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10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晏文;黎英海歌曲选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占祺;对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中钢琴演奏技法的研究及其部分作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楼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声韵艺术与演奏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燕;以两首钢琴改编曲《浏阳河》为例管窥新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邱吉文;论清唱剧选段《你们要安慰我的百姓(comfort ye, my people)》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处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单良;从舒曼声乐套曲《艾辛多夫歌曲集》探究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白;以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为例研究交响曲主题发展的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严海蒙;谢苗诺夫《保加利亚组曲》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婧;柴科夫斯基音乐中的悲剧性再探[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乔中;套曲化单章结构与套叠性回旋曲式——交响诗《百年沧桑》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刘正维;《夕阳箫鼓》的特殊曲式与发展手法[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3 童忠良;作品分析的二元结构——读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札记[J];音乐研究;1996年03期
4 李西安 ,瞿小松 ,叶小钢 ,谭盾;现代音乐思潮对话录[J];人民音乐;1986年06期
5 龚晓婷;;千言知音凡此同 尽在不言中——《自鸣》系列Ⅱ与《林泉》两首古筝新作析评[J];人民音乐;2006年03期
6 李吉提;;“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徐孟东四首音乐作品对我的启示[J];人民音乐;2008年04期
7 李吉提;;黎明中他又起程——秦文琛大提琴协奏曲《黎明》析评[J];人民音乐;2008年11期
8 李吉提;雏凤声清──唢呐协奏曲《唤凤》赏析[J];人民音乐;1997年08期
9 任达敏;关于规范化、非规范化及边缘曲式[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约瑟夫·马克利斯 ,杜晓十;20世纪西方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1549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4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