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维吾尔木卡姆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周吉 切入点:音乐学家 出处:《中国音乐》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著名音乐学家周吉先生的逝世,对于国际木卡姆学界而言,失去了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对于中国音乐学界来讲,错失了一位重量级的民族音乐学家;对于新疆来说,我们更是痛失了一位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人,失去了一位睿智的学者、慈祥的兄长和亲密的战友。①周吉先生一生都致力于维吾尔木卡姆研究,其成就卓著。作为周吉先生生前挚友,将其在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研究领域的累累硕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无疑意义重大。在周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撰写本文,以表我们对他的深切缅怀!
[Abstract]:The death of Mr. Zhou Ji, a famous musicologist in China, has lost a distinguished scholar to the international Mukham academic circle; to the Chinese musical circle, he has missed a heavyweight national musicologist; and to Xinjiang, We have also lost a protector and inheritor of national music and culture, a wise scholar, a kind-hearted brother and close comrade of arms .1. Mr. Zhou Ji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the study of Uygur Mukam. As a close friend of Mr. Zhou Ji, it is undoubtedly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mb and summarize his numerous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Uygur Mukam art research. On the first anniversary of Mr. Zhou's death, I write this article. To show how much we remember him!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吉;;“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见证——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6期
2 周吉;;维吾尔音乐之魂 木卡姆[J];华夏人文地理;2005年12期
3 周吉;刀朗木卡姆的音乐形态特点[J];音乐研究;2001年01期
4 周吉;关于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乐谱记录的学术思考[J];音乐研究;1994年01期
5 周吉;;木卡姆研究的新开端——“第六届木卡姆国际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J];人民音乐;2007年02期
6 周吉;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十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7 周吉;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十题(续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8 周吉;“绿洲丝绸之路”新疆段乐舞文物资料概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周吉;;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传承现状及对策[J];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10 周吉;刀郎木卡姆的表演及其共生的各种娱乐活动[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亚丽;;新疆伊犁海努克乡维吾尔族婚俗及其仪式歌“月兰”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2 韩春英;曹庆华;韩甲;;新疆青少年校园麦西热甫—木卡姆健身操的创编与健身效果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3 戴虎;;《伊犁赛乃姆》艺术形态特点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骆惠珍;;维吾尔族麦西来甫的形成、发展及功能演变[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徐阳;;专业艺术团体传承民族歌舞艺术文献综述[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王文静;;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中“sol”调式木卡姆音列探析[J];大家;2010年20期
7 黄葶;;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多元性与融合性统一[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5期
8 王文静;;《乌孜哈勒木卡姆》音列特征研究[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2期
9 王文静;;同属“7”调式木卡姆音列的比较研究[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3期
10 王鸿;;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现状及发展研究[J];大舞台;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应时;;论敦煌乐谱中的西域古曲[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2 张臣伟;;档案保护与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为例[A];档案与文化建设: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舒;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夏凡;有品乐器律制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王宝龙;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的交响音乐创作[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陈欣;几种常见民族乐器演奏音高测定及相关律学等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7 成珊娜;近代南疆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研究(1884-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梅;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歌剧创演及其音乐概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9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巴吐尔·巴拉提;和田维吾尔木卡姆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吐鲁番木卡姆的社会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2 杨银波;紫阳民歌音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武琴;吐鲁番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4 刘艺;新疆维吾尔族改良艾捷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史洁;麦盖提县刀郎木卡姆的传承考察[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娜;新疆维吾尔乐器数字化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莎莎;鲁克沁镇吐鲁番木卡姆传承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秋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达斯坦”与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唱段与之对比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穆特拜尔;哈密地区伊吾县淖毛湖镇木卡姆班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瑶;哈密木卡姆中女鼓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宗迪;文字原是一张皮[J];读书;2003年10期
2 周吉;关于古丝路音乐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J];交响.西安音院学报;1986年02期
3 周吉;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中的“纳瓦调”[J];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01期
4 周吉;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中的“增盈节拍”[J];中国音乐学;1993年04期
5 李玫;中立音源流之猜想[J];中国音乐学;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飒爽;;贝多芬晚期创作思想新探[J];科技风;2008年02期
2 张爱民;;《花样年华》电影音乐之解析[J];长城;2009年02期
3 音;音乐学家王光祈逝世四十九周年 温江县举行纪念活动[J];音乐探索;1985年01期
4 黄荟;;音乐·音乐学·音乐美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8年02期
5 黄李娜;;音乐学学科再划分[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12期
6 蔡际洲;音乐学考生的专业素质与考试科目[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7 陈应时;论四分损益律[J];中国音乐;1984年03期
8 孙幼兰;;苏联音乐书评简介《人类音乐学中的庸俗社会学观点》[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9 韩锺恩;还是“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中国音乐学家在当下人文处境中何以重建人文启蒙话语[J];中国音乐学;1994年02期
10 叶林;当代音乐史不会忘记——记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缪天瑞教授[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韦希;;有关印度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于红;;音乐对儿童的心理培养(摘要)[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文献汇编[C];1989年
3 汤亚汀;海伦·迈尔斯;;民族音乐学最近二十年的方向[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吉林艺术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5 周吉;;当代库车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与其他地区和民族传统音乐的比较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6 邱笑宸;;从《三国演义》片尾主题歌看通俗歌曲的语言运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鸿懿;;声音与心灵的交响—第八届世界音乐治疗大会侧记[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8 王珉;;美国印第安人音乐的“印第安融合主义”和“泛印第安主义”[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9 张培琰;;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的闭幕词[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文献汇编[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演讲人 田青 全国政协委员;一个音乐学家的社会责任[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孙雅莉;踏歌行田野 芬芳自宜人[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齐江;日本学者山口修主张还音乐于社会[N];音乐周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小莹;依据法律保护音乐遗产[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唐应龙;通过民间乐器传承民族音乐[N];光明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高方 实习生 张旭;他从田野踏歌而来[N];新疆日报;2005年
7 杜亚雄;马林巴之国危地马拉的音乐文化[N];音乐周报;2006年
8 窦新颖;民族经典打造北京奥运献礼精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9 黄晓和;如何解读“纯器乐”作品[N];音乐周报;2008年
10 杜亚雄;海地音乐:原始非洲的“基因”[N];音乐周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李幼平;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婧;关于伦纳德·迈尔音乐风格理论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吴璨;郭乃安先生生平传略及学术成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毛羿力;《音乐的文化研究》译文及书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王兴茹;发现与求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颐;赤子心怀有隐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曹明明;从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七版)看音乐史编纂学研究新趋势[D];山东大学;2009年
7 苏洁;“音乐美学”的学科观念辨析[D];山东大学;2008年
8 贺颖;卓菲娅·丽莎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9 黎海涛;对吐尔地·阿洪演唱版《恰尔尕木卡姆》的记谱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辉;译著《民族音乐学研究:31个论题和概念》及书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592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9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