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民国上海流行歌曲的商品特性与美学意义

发布时间:2018-03-10 21:00

  本文选题:民国上海流行歌曲 切入点:商品价值 出处:《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国上海流行歌曲是特殊音乐商品,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则分化为二:一为制作者赚钱获利,二为接受者提供精神享受。其审美特征表现为抒情基础上的平民化、时代感与民族性;歌曲内容主要反映平民的生活和感情;目标指向主要是——弘扬道德,客观上利用真善美价值取向的确立,通过倾听、哼唱、回味、体会这一过程渗透人心,从而唤起悲悯之情。正是这种情怀构成人性中最核心的部分。
[Abstract]:Shanghai pop song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re special musical commodities whose value is the general, undifferentiated human labor condensed in the commodities; the use valu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to make money and profit for the producer, The second is to provide spiritual enjoyment for the receiver. It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opulace on the basis of lyricism, the sense of time and nationality; the content of the song mainly reflects the life and feelings of the common people; the aim is mainly to promote morality, Objectively us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through listening, humming and aftertaste, we can understand that this process permeates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thus arousing the feeling of compassion, which forms the core part of human natur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J6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慧琼;;明代通俗小说中慕色徽商形象的文化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汪注;;旧上海烟标、月份牌上女性形象的解读[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刘丽;;鞍山市区人口特征简明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4 阎承锐 ,岳怀恩 ,周其育;蚌埠市1972—1980年肿瘤死亡的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5 王仁安;关于简略寿命表_nα_x值的探讨[J];北京医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6 王仁安;简略寿命表编制的标准表法[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7 李兰;;宋代女性文学成因及价值探析[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丁亚平;;电影世界、精神生命与社会生活——重寻洪深历程[J];当代电影;2008年06期

9 宋健;;三十年来中国人口学方法发展的三大特点[J];China Population Today;2008年05期

10 段晓军;杨燕清;刘华;;电影对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影响[J];电影文学;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于珍;;民国时期上海的“移民子弟”学校——以“宁波旅沪同乡会各小学”为个案[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翟德华;刘德鑫;赵登勇;;从“五普”数据看泰安市老年人口的婚姻状况[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王琪森;;上海·“1912年现象”论——大历史背景下的海派书画嬗变研究[A];都市文化与都市生活——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卫平;;儒家礼乐文明与近代海派文明的互补——略论建构上海和谐社会的文明形态[A];世博会与都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2 钱海平;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罗淳;从老龄化到高龄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林瑞基;组织人口生态理论及其相关管理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王合群;浙江“二五减租”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法军;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杨新宇;复旦剧社与中国现代话剧运动[D];复旦大学;2005年

8 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方旭红;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伟伟;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董玉芝;延边教育适龄人口分布变化与教育布局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4 张洪阳;重庆市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与模型诊断[D];重庆大学;2003年

5 赵飞;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D];吉林大学;2004年

6 陈强;人口系统模型及人口状况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正升;云南省人力资源空间结构及合理布局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董传岭;晚清山东的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储茂广;湖北未来人口及主要消费品需求量预测[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高宗涛;家庭生养孩子的机会成本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立荣;论文艺产品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关系[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彦山;;鲁迅美学意识刍议[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3 向宏业;论《将军吟》的审美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4 李忠昌;;论《水浒后传》的审美价值——兼与《水浒全传》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4期

5 克敏;;关于杂技的本质特征与审美价值——兼论杂技的英雄意义[J];艺文论丛;1996年03期

6 杜书瀛;审美价值的消费和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何茜;;“天下第一鼓”的美学特征——临汾威风锣鼓[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陈传席;;重建花鸟画的审美价值——记贾平西及其艺术[J];国画家;2005年01期

9 霍晓静;;英语谚语审美与翻译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王若s,

本文编号:1595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95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