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声乐教学实践论
本文选题:音乐剧 切入点:声乐表演 出处:《艺术百家》2009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音乐剧作为国际戏剧花坛的一枝,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我国的,逐步生根开花,并成长为我国舞台艺术的奇葩。到了90年代中期,中央戏剧学院率先开设音乐剧专业。之后,音乐剧教学逐渐在我国艺术类高校中开展。一台完整的音乐剧由多方面元素组成,有动人的戏剧情节、丰富的音乐、声乐表演、舞蹈表演,以及灯光音响、舞台布景等等。同样,音乐剧教学也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声乐表演和舞蹈表演。在此,我想概略探讨一下声乐表演的教学问题。音乐剧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发展得已经相当纯熟。音乐剧被引入中国不到30年,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国内开始流传,被大家逐渐了解,被广大爱好者熟知。由于国内音乐剧研究目前处在初期的阶段,在教学方面资料有限,再加上现场观看的机会并不是太多,对音乐剧的感性认识大多数只能通过光盘了解,近距离与音乐剧大师的接触微乎其微。在许多方面老师的教学手段尚处在摸索学生如何模仿学习一些音乐剧唱段的阶段。目前在教学上非常有必要认真总结。
[Abstract]:As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 theatrical flower beds, musicals entered our country in the beginning of 1980s, took root and blossomed gradually, and grew into a wonderful flower of Chinese stage art.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took the lead in setting up a major in musicals. After that, the teaching of musicals gradually developed in Chinese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complete musical is composed of many elements, with moving dramatic plots, rich music, and vocal music performances. Dance performances, as well as lighting, sound, stage sets, etc. Similarly, musical teaching involves many aspects,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are vocal music performances and dance performances.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briefly the teaching of vocal music performance. Musicals have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 yea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and have developed quite well. Musical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for less than 30 years. Especially in the past ten years, it has been circulating in China, gradually known by everyone and well known to the majority of enthusiasts. Because the study of domestic musicals is now at an early stag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re limited, and the opportunities for live viewing are not too many. Most of the emotional knowledge of musicals can only be seen on CD-ROM. The close contact with the musical master is very little. In many aspects, the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exploring how to imitate and learn some musical verse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um up the teaching seriously at present.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分类号】:J61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大林;大型音乐剧 香格里拉[J];歌曲;2004年08期
2 于池;走近音乐剧[J];中国音乐教育;2005年06期
3 赵赵;;曲高而不和寡 通俗而不流俗 音乐剧不等于歌剧[J];北方音乐;2006年02期
4 小凡;音乐剧探足──记中央戏剧院排演音乐剧《西区故事》[J];中国戏剧;1995年03期
5 林蓉;音乐剧在中国方兴未艾[J];音乐天地;1997年03期
6 张亚卫;浅谈音乐艺术的真、善、美[J];当代戏剧;2004年S1期
7 韩春凌;中国音乐剧发展趋向刍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刘诗嵘;音乐剧的灵魂是时代精神[J];人民音乐;2002年11期
9 梁伯龙;《想变成人的猫》与音乐剧班的教学[J];中国戏剧;1996年12期
10 刘诗嵘;音乐剧在中国[J];人民音乐;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君宏;;读报课的设置与教学问题[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2 谢建平;;浅谈音乐艺术中情感表现的本质与特殊性[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周海宏;;音乐欣赏课相关的美学、心理学问题分析(讲座提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钱钟;;实践是高考改革的试金石[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5 杨晶;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玉芬;;挖掘资源 注重实践 强化创业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安静;路由;杨正;;当代工业设计教育的思考——急待改进的教育[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吴明安;;平立交替轧机切分轧制技术改造工艺实践[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4卷)[C];2005年
9 罗文悟;邓志平;汪汉生;喻小刚;;湿法熄焦技术的改进及实践[A];苏鲁皖赣四省金属学会第十三届焦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鹤锋;;“重义言利,合作双赢”营销理念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居其宏;亚洲音乐剧世纪之约[N];音乐周报;2008年
2 黎宏河 张良仁;国产音乐剧的春天有多远[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商报记者 刘妮丽;中国音乐剧初试院线式营销模式[N];北京商报;2010年
4 简单;音乐剧重新迎来大投资时代[N];中国商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燕;我想为东莞做一部音乐剧[N];东莞日报;2009年
6 记者 任沁沁;中国音乐剧:期待本土化节拍[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陈原;中国音乐剧还差什么[N];人民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裕;国产音乐剧 不必追求大制作[N];文汇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伍斌;音乐剧毕业生出路在哪?[N];解放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霞;音乐剧改变艺术的消费观念[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庆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2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3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建明;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迟丽华;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苗光新;印共(马)“人民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永发;地区性建筑创作的技术思想与实践[D];同济大学;2006年
9 罗秋立;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人类学批判[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颖颖 ;王昆声乐表演艺术风格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慕羽;论百老汇音乐剧中的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3 吴娟;音乐剧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唱风格[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4 费元洪;音乐剧《西区故事》——戏剧与音乐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5 张金芳;音乐剧<猫>的声乐审美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唐婷婷;音乐剧演唱特点对传统声乐教学的启示[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7 屈秀山;西北电建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实践[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汪涛;论20世纪音乐剧的发展历程及其美学特征[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姚丹;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任一;上海城市进程中的音乐剧场[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599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99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