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审美意识及价值成因探微
本文选题:二泉映月 切入点:审美意识 出处:《电影文学》2009年12期
【摘要】:本文拟根据笔者多年对该作品的演奏和《中国音乐史》《音乐美学》《艺术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体会,从自然美、悲情美、意境美三个层面剖析了这首名作的审美特点,并就作品的成就原因做出了探讨。
[Abstract]: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of the work performance and China music history, music aesthetics > < < > > < introduction to art teaching, from the natural beauty, beauty of sadness,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hree aspects analyze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ng works, and 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work achievement.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
【分类号】:J6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文兴;;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2 李道琳;论声乐作品的抽象因素与歌唱教学的形象化[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郑鸿,江芸,朱昌义;健美操音乐节奏的内在效应探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0年06期
4 苏玲芬;;浅谈歌剧音乐中的美感艺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陈国符;合唱艺术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6 李虹;谈校园音乐剧活动对大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王磊;关于音乐与道德的多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尹菲,关毅;健美操的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内在效应[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与情感认知功能[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陈彤;;音乐艺术审美关系初探——兼论《淮南子》中的音乐审美观念[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孙守迁;王鑫;刘涛;汤永川;;音乐情感的语言值计算模型研究[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林琳;;哈尔滨早期俄侨音乐教育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3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4 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7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8 邓百意;中国古代小说节奏论[D];复旦大学;2007年
9 黄俊亚;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10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姗娜;简论文学和音乐的关系[D];厦门大学;2001年
2 梁江歌;论中国扬琴伴奏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t,
本文编号:1678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67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