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科莱里变奏曲》的戏剧性布局分析
本文选题:拉赫玛尼诺夫 + 戏剧性 ; 参考:《艺术评论》2009年08期
【摘要】:正拉赫玛尼诺夫的《科莱里变奏曲》完成于1931年,是他晚年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首钢琴独奏曲。自拉赫玛尼诺夫于1921年(48岁)定居于美国纽约之后,一直忙于演出。在1926年完成了他的《第四钢琴协奏曲》,间隔五年之后(1931年)才创作了《科莱里变奏曲》。这首变奏曲的主题是当时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向他推荐的。虽然此主题出现于科莱里的一首提琴变奏曲中,但并非科莱里原创,而是引自伊比利亚人的传统舞蹈旋律。拉赫玛尼诺夫将这首变奏曲献给了克莱斯勒。
[Abstract]:Rachmaninov's Corleigh Variations, which was completed in 1931, is one of his few works in his later years and his last piano solo.Rachmaninov has been busy performing since he settled in New York in 1921.His fourth Piano Concerto was completed in 1926, and it took five years (1931) to write the Colery Variations.The theme of the variation was recommended to him by the violinist Chrysler at the time.Although the theme appeared in a cello variation by Colery, it was not original, but was drawn from the traditional dance melody of the Iberians.Rachmaninov dedicated the variation to Chrysler.
【作者单位】: 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分类号】:J62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华;古典奏鸣曲式溯源[J];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郭蓉;巴托克音乐的形式和特点[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杨秦生;关于肖邦和他的钢琴叙事曲创作的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04期
4 李真;;浪漫主义时期钢琴艺术的两座高峰——肖邦与李斯特的创作特征之比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4期
5 刘珂;浅析海顿音乐创作风格的转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苏振兴,成露霞;论古希腊音乐教育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张良宝;对王洛宾评价问题的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孟燕;;威尔第与瓦格纳歌剧风格比较[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汪洋;谈西方中世纪教会与音乐的关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石蔚;内心音乐听觉的三种形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杨贤宗;文艺复兴观念、建筑原理和美术风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婷婷;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4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丁好;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健;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3 洪江|;从《诺尔玛》看贝利尼歌剧的艺术特点[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颖;舒曼钢琴组曲《狂欢节》作品第9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颖;明清唱乐记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所畏;《春之祭》之节奏研究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影响、发展与变异[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柯扬;影响音乐创作的四个文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8 裴佳;试论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兼谈早期键盘变奏曲的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张雪丽;探究“诗”、“乐”、“画”意境对中国艺术歌曲表演的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铁庆;探讨高中语文课文中几种美的形态与教学的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华;;浅析拉赫玛尼诺夫歌曲伴奏织体——以浪漫曲《春潮》为例[J];大舞台;2011年08期
2 朴阳;;忧伤与顽强的斗争——刍议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3 焦奕博;;来自俄罗斯的悲剧情怀——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风格特征探析[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4 刘丽杉;;浅谈拉赫玛尼诺夫对死亡主题音乐的偏爱[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5 张军;;以合唱交响曲《钟声》为例谈拉赫玛尼诺夫辉煌时期的音乐创作[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6 车新春;;俄罗斯的浪漫情怀——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钢琴前奏曲[J];音乐生活;2011年09期
7 古汶鑫;;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J];大舞台;2011年06期
8 冯子祥;;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风格——以《“悲歌”三重奏》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卜大炜;;愿部队的美声传统延续下去——听王磊华独唱音乐会[J];歌剧;2011年08期
10 贾超;;浅析拉赫玛尼诺夫《降B大调钢琴前奏曲》[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正明;;川剧唢呐曲牌及其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霍长和;;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歌剧《苍原》的音乐[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石秀萍;;多彩的音乐 在动的形象——浅谈歌剧《白毛女》中音乐对人物的塑造[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靳鸿书;;谈河北民歌演唱风格的把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叶芳;;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美学意义[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刘康华;;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赵汉宁;;浅析肖邦钢琴叙事曲作品23[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 赵汉宁;;叙事曲的起源与变迁[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高如;;五音与中医五脏关系探微[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渌洋;评王羽佳最新拉赫玛尼诺夫专辑[N];音乐周报;2011年
2 特派记者 邢晓芳;12场精彩音乐会获观众和媒体称赞[N];文汇报;2009年
3 特派记者 邢晓芳;上交亮相纽约卡内基音乐厅[N];文汇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紫茵;如火的激情 似水的柔曼[N];音乐周报;2009年
5 记者 刁艳;毕聪与中国爱乐协奏“拉钢二”[N];音乐周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施雪钧;阿什肯纳齐 音乐界已变成国际性世界[N];文汇报;2010年
7 许渌洋;披着英国“羊皮”的德国“狼”[N];音乐周报;2010年
8 景作人;沈音大连校区交响乐团初试啼声[N];音乐周报;2009年
9 周皓;齐伯尔斯坦的“情感陷阱”[N];音乐周报;2010年
10 周铭孙;钢琴才俊的新起点[N];音乐周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2 明虹;20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张强;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励成;试论拉赫玛尼诺夫歌剧《阿列科》中“阿列科”的艺术形象[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丽芳;音乐剧《俄克拉荷马》戏剧与音乐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亮;自律性 戏剧性和诗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喜;瓦格纳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丽莉;宣叙调在17-19世纪西洋歌剧中的演变[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伟龙;论咏叹调《贞洁的小屋,向你致敬》的抒情性风格及其诠释[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7 靳兆来;威尔第清唱剧《安魂曲》音乐风格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8 申莉娜;肖邦夜曲“戏剧性”表现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梅芳;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晓;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3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73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