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西藏传统音乐囊玛研究——探析囊玛的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18-05-02 11:26

  本文选题:囊玛 + 传统音乐 ; 参考:《音乐探索》2013年02期


【摘要】:囊玛是多元文化的结晶,历史悠久,有关其称谓和起源的说法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一样丰富。通过藏族人民的世代传唱,以及各族人民在类似"囊玛吉度"(行会)组织里的演绎与诠释,使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今仍在流传。通过对囊玛历史渊源的考究,进一步探寻产生和作用于囊玛音乐的背景文化,以及形成囊玛音乐形态特征的外围因素,促进囊玛音乐的深入研究以及包括囊玛在内的西藏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Abstract]:Samar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has a long history. Through the generations of Tibetan people, as well as the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organizations such as "Samadou" (guild), this ancient art form is still circulating toda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Samar, the background culture that produced and acted on Samar music, and the peripheral factors forming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ma music were explored. To promote the in-depth study of Samar music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including Samar.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罗念一;;论果协及藏族三大乐舞的形成[J];艺研动态;1987年04期

2 边多;;西藏民间音乐品种简介[J];艺研动态;1988年01期

3 边多;;论囊玛音乐的起源及特点[J];西藏艺术研究;1988年04期

4 格桑曲杰;囊玛综述[J];西藏艺术研究;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觉嘎;;论堆谐、囊玛及其体裁形式[J];中国藏学;2007年02期

2 吕玲;关继文;;藏族原生态歌舞“堆谐”的历史与传承[J];黑龙江史志;2008年18期

3 刘志群;;藏戏与藏区的傩艺术[J];民族艺术;1989年03期

4 刘晓静;;试论藏族舞蹈中的“果谐”与“堆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S2期

5 孙洪斌;;囊玛吉度历史的探讨和演变[J];四川戏剧;2012年03期

6 刘志群;我国藏区寺院傩与民间傩概述[J];西藏艺术研究;1994年02期

7 陈重;;略探囊玛歌舞的乐队[J];西藏艺术研究;2008年04期

8 格曲;;西藏阿里的民间卡尔歌舞音乐[J];西藏研究;2005年04期

9 刘诚;;天路·天境·天籁——西藏采风手记[J];中国音乐;2010年04期

10 格桑曲杰(格曲);;从囊玛歌曲“阿妈勒霍”的原型歌看其“囊玛”音乐的流传与演变过程[J];西藏艺术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才让;;藏传佛教金刚法舞的起源研究[J];民族艺术;2010年01期

2 赵雪花;;关于牙筝的起源[J];华章;2010年30期

3 詹皖;;海门山歌的艺术特征与传承保护[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简讯[J];人民音乐;1981年02期

5 格曲;西藏民间音乐——谐青[J];中国音乐;1992年03期

6 徐鲲;;西藏歌坛新视点[J];音乐世界;1998年02期

7 姜一民;;西藏民风小组曲[J];音乐创作;2000年04期

8 寇晓卫;薛文韬;;天上的西藏[J];词刊;2007年10期

9 张洪海;;西藏行[J];黄河之声;2007年17期

10 孟子为;;是卓嘎在歌唱(外一首)[J];词刊;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吉;;当代库车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与其他地区和民族传统音乐的比较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2 苏布德;;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3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9年3月——5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4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终期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5 陈炜;;谈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宋裴裴;;跨文化对话中的传统音乐——15届国际学校音乐教育和教师教育研讨会初探[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苏布德;;2008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9 苏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苏布德;;2009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联韬 李延红;雪域颂歌[N];音乐周报;2007年

2 马智;来自田野的芬芳[N];中国民族报;2003年

3 郑长铃;“第37届ICTM世界年会”年中举行[N];音乐周报;2003年

4 王耀中;钢琴的起源及发展(一)[N];音乐周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邬敏;“A8音乐”模式:用电媒音乐拯救传统音乐行业[N];证券时报;2005年

6 李亚芳;兼收并蓄的满族传统音乐[N];音乐周报;2007年

7 王耀中;钢琴的起源及发展(二)[N];音乐周报;2001年

8 何晓兵;新民乐:传统音乐的“改版”[N];音乐周报;2002年

9 何晓兵;新民乐:传统音乐的“改版”[N];音乐周报;2002年

10 王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古典音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怡;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7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8 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桑海波;一兵双刃:音乐与文学之比较及基本关系定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明;西安鼓乐的现状及传承[D];兰州大学;2008年

2 高尚;邢台地区传统音乐调查与保护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艳;常留柱编著的《藏族歌曲声乐教学曲集》的探讨与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全婕;广西南丹中堡花苗传统音乐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5 杨琼;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锅庄”探视[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齐艳艳;蒙古贞传统音乐及其叙事民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7 路艺;梅里斯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D];青岛大学;2010年

8 王潇苑;鄂伦春族传统音乐生活的历史变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9 杨丽霞;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母语的视唱练耳教材编制之初步论证[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冯晓莉;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3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833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b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