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谱分析——声乐教学辅助研究
本文选题:声乐教学 + 声谱分析 ; 参考:《中国音乐》2013年03期
【摘要】:声谱分析是在声乐教学中采用声音频谱测量手段,利用歌手共振峰、声压、泛音数量等参数对歌唱者声音进行分析,使声乐教师对学生的嗓音在听觉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了视觉观察的手段,为声乐教学提供一种新的形式。即学生的演唱由过去完全由老师耳朵的判别到增加图像的识别,为声乐教学提供辅助手段,为声乐教学提供重要理论参照。
[Abstract]:Vocal spectrum analysis is the use of vocal spectrum measurement in vocal teaching, using the singer's resonance peak, sound pressure, the number of overtone to analyze the singer's voice, so that the vocal music teacher on the basis of hearing judgment of students' voice. Visual observation means are added to provide a new form for vocal music teaching. That is, students' singing from the teacher's ear to increase the recognition of images, vocal music teaching to provide an auxiliary means for the teaching of vocal music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ferenc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2009年全国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歌唱声音频谱分析——声乐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成果,编号:ELA090437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声乐课堂教学模式新探——歌唱音色频谱分析追踪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成果,编号:(10YJCZH175)
【分类号】:J6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士谦;;嗓音机制和歌手的共振\铩娲餝undberg[J];音乐艺术;1993年01期
2 路瑜;计算机辅助声乐教学初探[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韩宝强;项阳;林秀娣;;中西歌唱发声体系声音形态的比较研究[J];文艺研究;1996年02期
4 王士谦;关于歌手共振峰概念的由来及一些讨论[J];应用声学;1987年04期
5 黄强,黄平,王信纳;声谱分析技术——声乐教学可视化的工具[J];中国音乐;2004年04期
6 郭俪雅;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音乐;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忠;;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困境与出路[J];前沿;2009年13期
2 徐文波;美声唱法教学中普通话语音的重要性[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李方琴;;歌唱艺术的中西合璧[J];齐鲁艺苑;2006年03期
4 谢传红;;论沈湘声乐教学思想的辩证观[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朝鲁;;浅谈多尼采蒂歌剧的创作及其风格[J];青年文学家;2011年23期
6 李海燕;;谈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韦家燕;;歌剧《图兰朵》中柳儿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8 杨佳蓉;;俄罗斯声乐学派及其教学特点研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贾娟娟;;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艺术特点[J];琼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赵海燕;;数字环境下的现代高师音乐教学[J];人民音乐;2006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卓;借鉴、融通及其它——中西花腔女高音演唱艺术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姗姗;论感觉在声乐技巧训练中的重要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亮亮;面罩唱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潘秀昀;声乐教学术语的辩证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静;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听觉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丽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郑伟;当前高师声乐教材使用存在的问题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温洲;李双江歌唱艺术风格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敬华;尚德义三首花腔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安丽;三种唱法及声乐比赛分类方法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士谦;;嗓音机制和歌手的共振\铩娲餝undberg[J];音乐艺术;1993年01期
2 路瑜;计算机辅助声乐教学初探[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王士谦;关于歌手共振峰概念的由来及一些讨论[J];应用声学;1987年04期
4 黄强,黄平,王信纳;声谱分析技术——声乐教学可视化的工具[J];中国音乐;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菲;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艺术探索;1998年03期
2 王磊;旧话重提——有感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声乐教学小组的公开教学[J];人民音乐;2002年05期
3 龙延生;浅谈声乐教学“巧”用气的训练[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马宁;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许琳;基础教育: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方向[J];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王评;;声乐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J];四川戏剧;2009年06期
7 顾雪珍;;声乐教学中的追求与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7年01期
8 梁庆瑶;声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艺术探索;1990年02期
9 贾丽青;浅谈声乐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J];殷都学刊;1991年04期
10 顾雪珍;对声乐教学科学性的探索[J];中国音乐;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青山;;浅议声乐教学的艺术[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车小红;;试论高校声乐教学的师生素质和教与学关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王凡;;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董振国;;在声乐教学中怎样认识歌唱综合规律的掌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周箐;;论声乐教学“个别授课”中的师生关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张小弋;;声乐教学必须重视心理心态教学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肖子力;;试谈群众声乐教学中的辩证法[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8 徐娟娟;;声乐教学中的辩证法运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杨华;;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毕骏峰;;浅谈声乐教学中的三大要素[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世民;声乐教学因人而异 并没有统一教科书[N];音乐生活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谷雨;沉浸在声乐教学的海洋里乐不思蜀[N];音乐生活报;2010年
3 李昌琴;浅谈声乐教学的方法与实践[N];黔西南日报;2011年
4 孙元芹;论审美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渗透[N];中国信息报;2011年
5 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院艺术教育系 曾泓;声乐教学的苦与乐[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黄聪;“奇世师表”吴其辉声乐教学奇闻怪谈[N];音乐生活报;2010年
7 赵世民;蒋英谈声乐教学[N];音乐周报;2003年
8 王吉乐;声乐教学的事故多发区[N];音乐周报;2004年
9 海峡;涵养出正声[N];中国艺术报;2005年
10 侯轶男;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N];音乐周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李然;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坤;三种,
本文编号:1850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85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