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视野中的汉画乐舞艺术解读——以《南阳汉代画像石墓》为例
本文选题:汉画 + 乐舞百戏 ; 参考:《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摘要】:在汉代人的民俗文化观念中,天地信仰及"天人合一"观浓郁深厚,它们分别融汇贯穿于汉代各种文化艺术的形式形态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跳出较长时间以来汉画乐舞艺术本体考据的基本范式和方法,从民俗文化的视阈入手,以南阳汉代画像石墓乐舞艺术文化场的全面考释为例,提出了墓葬文化是汉代社会民俗文化观念与乐舞艺术神交的载体和见证、不同艺术形式形态之间形成了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的谐和统一、用乐舞百戏的形式表现天人神鬼世界是汉人虚拟天人关系的最佳展示平台等观点。
[Abstract]:In the concept of folk culture of Han Dynasty, the belief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view of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are rich and profound, and they melt through all kinds of forms of culture and art of Han Dynasty, and become an inseparable organic part. This paper jumps out of the basic paradigm and method of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Han painting music and dance art Noumenon for a long time,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culture, taking the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of Nanyang Han Dynasty stone sculpture tomb music and dance art and culture field as an example.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tombs culture is the carrier and witness of the folk culture concept and the music and dance art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is formed among the different artistic forms. In the form of music and dance, the world of heaven and man, god and ghost is the best display platform for Han people's vir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man.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中心汉画乐舞艺术研究所;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李洲良;阐释的权利:《公》、《z@》释例举隅——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上)[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3 董雪静;殷商地域文化与《诗经》恋歌[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4 晁福林;;从上博简《诗论》看文王“受命”及孔子的天道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吴从祥;论汉代今古文之争对汉代今文经学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刘长江;汉代法政体制述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杜晓果;;论先秦儒家孝道在汉代的演变[J];沧桑;2006年05期
8 李振宏;两汉时期的社会公正思想[J];东岳论丛;2005年03期
9 朱玮玮;论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自然主义倾向[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王锷;;清代《王制》研究及其成篇年代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关晓武;;两周青铜编钟制作技术规范试探[A];机械技术史(3)——第三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郑滋斌;;《诗经·郑风》两篇《叔于田》诗的再读[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3 刘毓庆;郭万金;;汉代天道圣统思潮下的《诗》学定位[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林琳;《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9 许继起;秦汉乐府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02年
10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良;《檀弓》散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杜志国;《焦氏易林》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许雄波;越名教而任自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李晓英;《俗书刊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岳宗伟;先秦儒家家庭观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6 郭向平;汉代砖石画像计算机处理与农史信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刘衔华;心理异常的词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丽娟;试论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人物艺术形象[D];中国美术学院;2003年
10 王东阳;河南音乐文物及其史学价值[D];河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松阳;;从张衡的文学作品看其乐舞美学思想[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厉澎澎 阮帆;舞出来的丝绸之路[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赵玉霞 陈健;西域狮子舞觅踪[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柯曙光;汉墓乐悬及其礼乐文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雅静;秦汉时期的舞蹈图像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6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88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