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乐美学之鉴
本文选题:古乐美学 + 思想 ; 参考:《求索》2009年11期
【摘要】:中国古代音乐由于受当时的历史、文化与政治等社会背景的影响,形成特有的音乐文化,音乐风格极其鲜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美学体系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本文通过对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发展以及他们的音乐价值观进行探讨,研究挖掘古代音乐文化遗产希望既能弘扬和发展我国古代优秀的音乐文化,又能寻找发现现今音乐美育发展的历史依据,能进一步推动中国音乐美育的发展。
[Abstract]: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background such as history, culture and politics, ancient Chinese music formed a unique music culture, and the music style was extremely brigh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thought of music aesthetics system was developing, changing and perfecting. By discu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music aesthetics and their musical values, this paper studies and excavates the ancient music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hope that it can carry forward and develop the outstanding music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It can also find the histor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长沙学院;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占成;;管窥音乐教育中和谐、协作精神——基于中国传统的音乐美育观与艺术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郭俊;;建筑的功能与形式[J];安徽建筑;2007年04期
4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宋恩伟;;乐舞一体话六代 秦汉俗乐占先声——秦汉俗乐兴起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6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杨艳香;;声有哀乐:论音乐的“情感”——以嵇康《声无哀乐论》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海君;;论“宰割辞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胡琰艳;;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王晓茹;;论朱载X 《乐律全书》的舞乐思想[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卫国;;再议高师声乐教学的定位与改革[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蓝雪霏;;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3 常君睿;;论大学生的审美个性及其培养——康德美学思想的启示[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4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白敏;;乐府《乌夜啼》考[A];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敏俐;;汉乐府相和诸调表演程式与相关术语讨论[A];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允;郑玄诗乐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2 宋秋敏;“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D];苏州大学;2008年
3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向回;乐府诗本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yN;《礼记·乐记》研究论稿[D];暨南大学;2009年
6 王晓;表现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现代建筑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祝欣;叙述的交响[D];河南大学;2009年
8 傅暮蓉;查阜西琴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曹贞华;西周至唐宫廷雅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唐会霞;汉乐府接受史论(汉代—隋代)[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劲盛;变迁中的马头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亚莉;刘天华音乐教育实践与思想的初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3 贺秀兰;中国大学校歌的文化解读[D];中南大学;2008年
4 徐铮;舞蹈教育的伦理审视[D];中南大学;2009年
5 张锋;《吕氏春秋》中的美学思想解读[D];山东大学;2009年
6 杨英华;唐代乐舞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滕腾;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彭璐涵;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史学研究“多重证据法”的成功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9 李英武;唱导论[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李博澜;江苏省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新华;枕头(诗)[J];秘书;1994年09期
2 史素梅;浅谈音乐美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刘洁;论高校音乐美育的重要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5期
4 李洪汇;中国古今音乐美育之比较[J];艺术探索;1998年S1期
5 郑磊先,张国龙;思想[J];散文诗;2002年10期
6 孟向东;;思想[J];金融经济(宁夏);2005年06期
7 蒙田;生活即思想[J];领导文萃;1997年05期
8 陈明;实践是思想的丰厚土壤[J];江淮论坛;1991年01期
9 ;思想的运用[J];领导文萃;1996年09期
10 马卫星;音乐美育雏议——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思考[J];艺术研究;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晓明;;忠于/与他人——重读孔子关于忠的思想[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2 傅自力;张艳华;;试论我党“结合”思想的基点[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丁常云;;张宇初对道教教义思想的贡献及现代启示[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郭世学;;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是做好城建工作的基础[A];实践 理论 创新[C];2001年
5 贾国义;;“以民为本”思想的历史和今天[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余德仁;;我国本农末商思想的由来及其发展[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7 杨志;;研究《论资本二重性》的思想脉路[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姚绍昭;;发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陈大海;;对“法轮功”人员思想反复问题的剖析[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全国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尹世明;;SAP——让采购思想变为现实[A];首届中国企业采购国际论坛专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五年发展轨迹[N];中国电子报;2005年
2 李红;亚都用知识产权划出发展轨迹[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3 记者 姜定才;欲上高楼且泊舟[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4 俞家骅;国际黄金市场的发展轨迹[N];中国黄金报;2003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王晓坤;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发展轨迹[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余瑶萍 陆丰市河图中学;浅析音乐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N];汕尾日报;2009年
7 李勇;气相色谱仪发展轨迹[N];科学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刁艳;提案问诊音乐教育[N];音乐周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翼南;这里,浓缩着计算技术的发展轨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文县城关幼儿园教师 李亚玲;浅谈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N];陇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菲;希伯来法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田延峰;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李苍海;中国商业银行民营思想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4年
4 陆歆弘;中国建筑业成长发展轨迹与增长影响因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熊华平;中国城市房地产发展轨迹与增量影响因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解文超;先秦兵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隋秀玲;李颀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陈曦;赫茨尔及其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树生;薛福成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马福德;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驱[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铭莉;论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谊;浅析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科学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董娜;由无知走向成熟[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宇靖;柯林武德历史推理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夏元勇;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斌;湖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崔学荣;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曲刚;石涛“不立一法”、“不舍一法”与禅宗“中道”思想[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9 孙红成;社区音乐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唐建明;宁调元生平及思想述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03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90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