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音乐思想初探
本文选题:和而不同 + 新乐 ; 参考:《管子学刊》2009年04期
【摘要】:晏婴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从所流传下来的史料中可以看出他在音乐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继承了前人的音乐观点并有新的发展,这与他的从政生涯密切相关,他的音乐主张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晏婴音乐思想的分析,阐述了晏婴音乐思想的主要观点与美学特征。
[Abstract]:Yan Ying is a famous statesman and thinker of Qi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From the historical data he has passed down, we can see that he has deep attainments in music. He inherited the musical views of his predecessors and made new development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his career in politics. His music proposition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music aesthetics thought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Yan Ying's music though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viewpoints and aesthetic features of Yan Ying's music thought.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慧;王恒展;;论《聊斋志异》中两性角色的错位[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颜炳罡,孟德凯;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兼论齐、鲁、秦文化之异同[J];管子学刊;2003年01期
3 王京龙,高新镇 ,马立华;齐国兴亡浅说[J];管子学刊;2003年02期
4 张要登;论管仲的法治思想[J];管子学刊;2004年04期
5 郭传联,陈同英;礼与变俱 乐与时化——关于齐国《韶》乐内容的探讨[J];管子学刊;2004年04期
6 宣兆琦,张玉书;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管子学刊;2005年01期
7 李金华;;调、调式和调性概念辨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孙卫国;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及其历史功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王秉义;“龠”考辨——答唐朴林先生兼与刘正国先生商榷[J];音乐研究;2004年02期
10 李昆声;云南青铜时代的音乐、舞蹈和杂技[J];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耿振东;;《管子》中齐人崇古管窥[A];齐鲁文化暨汉民族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王建欣;《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3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5 李秋菊;清末民初时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7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张咏春;中国礼乐户研究的几个问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宋华伟;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延娟芹;《晏子春秋》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颖;明清唱乐记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雪颖;明代唱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旭;唐大曲之流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梁海燕;舞曲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姚晓娟;先秦齐都城临淄发展概况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毕晓乐;齐文化与阴阳五行[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曹芳芳;论民间小调《绣荷包》的传统艺术风格及其审美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遇方庆;《管子》政治哲学探析[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赵学美;黑暗大地上空的自由精灵[D];山东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林;周振宇;;抗战音乐文化特征解析[J];文化学刊;2008年04期
2 冯光钰;中国传统音乐传播网络与音乐资源共享[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李坤;;同音持续中的“和而不同”——听朱践耳先生的五重奏《和》有感[J];中国音乐;2010年01期
4 杨思慧;;“和而不同”——论声乐艺术多元化的“跨界风格”[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朱践耳;和而不同──五重奏《和》创作札记[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6 陈苗;;中与西的比较,新与旧的思考——由两篇音乐文论略论萧友梅、青主对国乐发展的前瞻与探索[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1期
7 石蔚;;晏婴音乐思想初探[J];管子学刊;2009年04期
8 ;新乐直击—I Love Music![J];网络科技时代(数字冲浪);2002年10期
9 杨通八;实践中选择 实践中创新——中国新乐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启示[J];中国音乐;2003年03期
10 陆学凯;《礼记·乐记》与先秦礼乐思想[J];北方论丛;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有觉;高雪峰;;江南丝竹发源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紫茵;山的雄奇 水的柔曼[N];音乐周报;2007年
2 伍斌;百位老演奏家组新乐团[N];解放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张蕾;国交新乐季 主打民族牌[N];音乐周报;2007年
4 记者 张裕;上交新乐季:尝试“出品”原创歌剧[N];文汇报;2010年
5 蔡际洲;兼收并蓄 和而不同[N];音乐周报;2002年
6 卜大炜;奏响中日韩文化交流新乐章[N];光明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紫茵;新乐季再推民族交响乐[N];音乐周报;2007年
8 景作人;青交新乐季开幕[N];音乐周报;2007年
9 月岩;李云迪驻团香港管弦乐团[N];音乐周报;2008年
10 史君良;黛博拉·沃伊特声如洪钟[N];音乐周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缘;和而不同,,多元并存[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4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95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