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情感论的社会学视野
本文选题:音乐社会学 + 情感品质 ; 参考:《前沿》2009年01期
【摘要】:声乐艺术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这是本文的理论立足点,也是文中展开所有理论探讨的出发点。音乐社会学是当代音乐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既强调了音乐,也指向了社会,是音乐的社会性,也是社会意义上的音乐。在音乐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之下,提取音乐的艺术门类之一——声乐艺术,重点从声乐艺术的社会历史渊源及其风格演变的社会历史原因与声乐艺术的社会情感意义及其不同时代的社会功能显现两大方面进行理论初探。一方面,对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或有些许理论上的细化与具体化,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充实音乐社会学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拓宽声乐艺术美学的研究视野,从音乐社会学的混响中辨析、感受声乐艺术情感论美学的独特音响,给声乐艺术情感论以社会学的解释、支持与证明。
[Abstract]:Vocal music art is an emotional art, which is the theoretical foothold of this article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all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Sociology of music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ontemporary musicology. It not only emphasizes music, but also points to society. It is the sociality of music and music in the sense of society.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sociology of music, the art of vocal music is extracted from one of the categories of music.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origin of vocal music art and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for its style evolution, and the social emotional significance of vocal music art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social function in different times. On the one hand, the research on the sociology of music may have some theoretical refinement and concretization, and enrich the theoretical content of the sociology of music with a new way of thinking, on the other hand, broaden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artistic aesthetics of vocal music. By analyzing the reverberation of sociology of music, we can feel the unique sound in the aesthetics of emotion theory of vocal art, and explain, support and prove the theory of emotion of vocal art by sociology.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威廉姆·G.罗伊;尹庆红;;审美认同、种族与美国民间音乐[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3期
2 苏海鸣;;音乐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J];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3 何畔;;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文化之演变[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张明霞;;从文化相对论谈中国农村音乐文化[J];大舞台;2011年08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陈铭道;学术人生[N];音乐周报;2001年
2 紫茵;音乐会众生相[N];音乐周报;2003年
3 徐雪梅;原生态、新民乐打擂台[N];北京日报;2004年
4 居其宏;音乐学的学术创新[N];音乐周报;2003年
5 谢伦灿;音乐批评的反思与重建[N];文艺报;2004年
6 刘爽;音乐学与音乐教育的研究[N];音乐生活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马晓梅;论轻歌剧的发展和艺术价值[D];西南大学;2006年
3 魏晓凡;音乐社会学视野中的校歌功能与传播[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4 方淋淋;从音乐社会学角度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斐;挣脱温柔的镣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海波;延边朝鲜族玄琴艺术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7 辛颖;“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及存在方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高菲;明代南京青楼音乐文化初探[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9 黄赛;历史与现实的叙述[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季毅;昆明翠湖社区音乐现象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958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958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