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如何提高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发布时间:2018-06-02 20:46

  本文选题:大学生 + 民族音乐 ; 参考:《大舞台》2013年10期


【摘要】:我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拥有着强大的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入手,结合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从三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进行了探究,以期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改革,达到教学目的。
[Abstract]:The national music art of our country has a strong cultural charm ,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orest of the world culture , thus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appreciation abilit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national music from the three aspects in the light of the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the goal of teaching through the reform of various teaching modes .
【作者单位】: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J607-4;G6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丽萍;新课改 新教法[J];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好;;音乐美学学科性质探析[J];北方音乐;2009年04期

2 雷晶;;“东野主人”与“秦客”第一回合辩驳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北方音乐;2012年01期

3 庞荣;;小议书乐同质[J];成功(教育);2009年12期

4 何璇;;民族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教学中的必要性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11期

5 刘宁;音乐教育浅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程玉彪;关于音乐语言的一点思考——浅谈音乐欣赏教育的起点[J];滁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7 李琳;;普通话声调与音乐音调之关系探微——以声乐作品《春晓》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8 殷群;从现场导游考试看学生导游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李玢;;浅谈中国钢琴音乐中体现的文化内涵[J];大舞台;2010年03期

10 沈慧慧;;音乐与作品存在方式关系微探[J];大舞台;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费邓洪;费茸;;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音乐的数学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7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9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范晓峰;音乐理解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萃;拉威尔钢琴作品中的“异国情调”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艳芳;中国现代经典歌剧的里程碑[D];云南大学;2010年

3 张昀;论原生态民族音乐创作中的美学呈现[D];云南大学;2010年

4 谷磊;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中学音乐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永源;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创作中民族风格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静;钢琴考级教材版本错误的成因及其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思特;巴托克《小宇宙》探微[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9 杨健;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10 程秀芳;音乐解释学导言[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海青;;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3期

2 凌春迎;;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艺术教育[J];闽江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王昊;;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华章;2011年24期

4 于秀娥;;加强音乐艺术教育 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肖学健;李田;;论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9期

6 罗惠婷;;浅谈摄影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1期

7 王婧怡;蒋莉;;民族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0年11期

8 王育红;;从语篇教学谈大学生英文文章鉴赏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9期

9 韩珩;;以诗歌的名义、以青春的名义、以大学的名义[J];星星诗刊(上半月刊);2008年09期

10 范藻;;理论联系实际 感受引发思考——从校级选修课《审美文化研究》说起[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6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70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970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3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