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的发展与传承
本文选题:三弦的起源 + 特征 ; 参考:《大舞台》2013年02期
【摘要】:"三弦"是我国本土的古老乐器,发展到今专门用于为演唱伴奏,如为曲艺、戏曲等伴奏,以及专门用于器乐独奏、民族乐队合奏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多次变革,本文就三弦的发展史以及传承问题做以简要分析。
[Abstract]:The "three strings" is a native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in our country. It has developed to the present special accompaniment for singing, such as music for music, opera and other accompaniment, as well as for Instrumental Solo and national band ensemble. In the long course of development, it has undergone many changes. This article i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strings and the problems of inheritance.
【作者单位】: 中国戏曲学院;
【分类号】:J632.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在畅;;我国古代笛属乐器分析研究[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2 伍国栋;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展(上)[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魏晶;南北朝前西域音乐文化研究成果述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魏晶;隋唐时期西域音乐文化研究成果述要(上)[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海热提江·乌斯曼;纳克斯诗歌对十二木卡姆的描述论证[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伊斯拉菲尔·玉苏甫,安尼瓦尔·哈斯木;古老的乐器——箜篌[J];西域研究;2001年02期
7 霍旭初;克孜尔“唢呐”的真相[J];新疆艺术(汉文版);1999年06期
8 杜亚雄;少数民族音乐史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音乐;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2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3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谢瑾;中国古代箜篌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宋代乐队编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2 袁薇;论西域音乐文化中的龟兹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朱苏华;琵琶武曲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媛;六朝音乐文化交流探微[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5 韩小菲;有关西域乐舞文献和文物的互证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艳;《羯鼓录》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7 李霞;琴竹的演变对中国扬琴音乐的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杨洁;汉魏、隋唐大曲结构及其差异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吾斯曼·居买;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歌词的韵律特点[D];新疆大学;2007年
10 闫江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音乐交流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亚斌;;论高师舞蹈教学内容的若干特征[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2 王倩;;中国新民歌概念辨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伍明实;;川江号子现状调查报告[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4 颜晓辉;;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5 孙丽;;都市情歌的意象探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程琴;;影视音乐的抒情特征[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7 殷鹏;;18世纪美国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吴海华;;邵阳隆回花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社会价值[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9 任艳花;;源于农耕的律动探析——以舞龙舞狮为例[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10 李超;;刘凤学唐乐舞训练与表演特征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婷;从《歌剧魅影》中唱段分析看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红梅;南朝宫廷音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芹;试论肖邦谐谑曲的音乐创作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敏;舒伯特中期五首钢琴奏鸣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雪峰;尚德义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梅;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汪洋;宋代五礼仪式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8 何静;谈刘雪庵三首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唱风格[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帆;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论略[D];山东大学;2008年
10 代宏;湘北洞庭湖区地花鼓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0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970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