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家魏良辅是乐籍中人说——兼谈乐籍群体、教坊体制对昆曲和传统曲牌的意义
本文选题:魏良辅 + 乐籍 ; 参考:《中国音乐学》2013年03期
【摘要】:魏良辅是戏曲史和音乐史上著名人物,其身份、生平和对昆曲的贡献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笔者在此综合多种学说和材料,进一步提出他是乐籍中人,从乐籍文化视角对其身份、隶属机构、生卒年代和籍贯作多层次研讨,并提出对昆曲和传统曲牌创承的一点看法,指出曲家魏良辅精神的可贵之处。
[Abstract]:Wei Liangfu is a famous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opera and music. By synthesizing various theories and materials, the author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he is a Chinese native of mus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culture, he makes a multi-level study on his identity, subordinate institution, age of birth and place of origin, and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the creation of Kunqu Opera and traditional qu. It points out the value of Wei Liangfu's spirit.
【作者单位】: 菏泽学院音乐系;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课题“中国传统音乐曲牌索引及其统计研究”(编号11CD1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淑梅;明代乐户禁弛与雅俗文化的互动[J];河北学刊;2004年04期
2 项阳,张欢;大曲的原生态遗存论纲[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孙晓辉;音乐文献学的古典与现代[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蒋娟全;中国戏曲舞台上的女演员初探[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5 张国强;;从四十大曲看北宋教坊四部合一的年代[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3期
6 刘进宝;;唐五代“音声人”论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张咏春;制度视角下辽、宋、金、元的大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项阳;“释俗交响”之初阶——中国早期佛教音乐浅识[J];文艺研究;2003年05期
9 冯光钰;同根异枝 一脉相承——中国同宗民间乐曲散论(二)[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满新颖;清代末年歌剧在中国的萌芽[J];戏剧艺术;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馗;;雍正解放贱民令与中国戏曲发展(初稿)——苏州梨园会馆碑刻研究之二[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晋源;中国洞箫音乐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2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米彦青;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D];苏州大学;2006年
6 王学锋;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张士闪;乡土社会与乡民的艺术表演[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张咏春;中国礼乐户研究的几个问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自辩与自赎的求生之路——论吴梅村的自救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咏春;孔府的乐户和礼乐户[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卫;鲁西南鄄城县王家乐班的民族音乐学追踪[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雷娟;山西平定县“武迓鼓”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薛冬艳;《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国”条目的译介与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6年
6 孙云;礼非乐不行 乐非礼不举[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魏薇;江南丝竹中的琵琶演奏艺术[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8 徐朝芹;七弦琴文化品格的古今对比探微[D];天津音乐学院;2005年
9 张艺;苏式二胡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梁睿;承袭与推进[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黎国韬;梁辰鱼与鹫峰诗社[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杨善武;苦音研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理论课题[J];中国音乐学;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咏春;中国礼乐户研究的几个问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霄;;浅论魏良辅《曲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2期
2 张蓉;;魏良辅《曲律》歌唱表演理念的现代解读[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顾聆森;;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J];艺术百家;2008年05期
4 王艺播;;论《浣纱记》对昆剧音乐体制的影响[J];戏曲艺术;2008年04期
5 路海洋;;论徐大椿对沈宠绥曲论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音乐;2010年04期
6 项阳;乐籍制度的畸变期考述[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刘再生;传承:音乐文化永恒的生命——读项阳著《山西乐户研究》有感[J];人民音乐;2003年02期
8 陈艳;;乐籍制度视域下贱民乐户考略[J];农业考古;2010年01期
9 小月;;昆曲音乐与魏良辅[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4年03期
10 程晖晖;;乐籍、妓籍、花籍之辨析——兼论乐籍制度下的女乐以艺为本、声色娱人的功能传统[J];音乐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笃军;张菊凤;;浅谈一个歌手的“歌唱能力”[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陈有觉;高雪峰;;江南丝竹发源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西乐户[N];山西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郭威;曲子的发生学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柏互玖;大曲的演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5 肖艳;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t盼,
本文编号:2004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00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