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批评中后殖民话语评析
本文选题:当代音乐 + 文化批评 ; 参考:《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中国音乐批评中出现了以反思"五四"以来的中国新音乐发展道路、批判现代音乐(所谓"新潮音乐")为契机的后殖民话语。这种后殖民话语是以当代文化批判中的现代性反思和后殖民主义理论为依托的,显露出批评的后现代值取向。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1990s, postcolonial discourse has emerged in Chinese music criticism with the opportunity of reflect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music since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criticizing modern music (so-called "trendy music"). The postcolonial discourse is based on the modernity reflection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in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criticism and reveals the postmodern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riticism.
【作者单位】: 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0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莉;;后殖民理论视野中东方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6期
2 居其宏;;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抉择——“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之争”论评(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许康健;;关于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评估的几个问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文军,唐欣玉;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闫芳芳;;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变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2期
6 李庆本;走向跨文化研究的美学[J];文艺研究;2000年03期
7 叶世祥;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西学背景[J];学术月刊;2002年10期
8 黎跃进;后殖民理论及其意义[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9 周兴杰;近十年中国后殖民批评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唐震;理性视域的西方战略管理思想批判[D];河海大学;2004年
4 王富;赛义德现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赵建红;赛义德的文学与文化批评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关熔珍;斯皮瓦克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勤宝;后殖民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学——文化理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巴微;女性主义视域中斯皮瓦克理论的价值与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心莲;理解抑或误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贺玉高;知识分子立场与后殖民主义[D];郑州大学;2003年
5 朱履骅;后殖民批评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6 胡慧芳;从文化与后殖民角度分析《最蓝的眼睛》中的文化霸权意识[D];西北大学;2004年
7 彭国辉;回归与重读——论后殖民理论对文艺批评的意义[D];中南大学;2004年
8 朱海燕;以中国为例从历史角度看强弱势文化对译者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左燕;权力与话语[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颖;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育主权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兴华;记琵琶演奏家刘德海[J];人民音乐;1982年10期
2 钟敬文;;作为民间文艺学者的鲁迅[J];文学评论;1982年02期
3 蒙泽拉特·阿尔贝特;顾耀明;;访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4 康普;互相学习 继续前进——记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J];中国音乐;1984年01期
5 王安国;我国当代音乐作品的和声创新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6 王安国;我国当代音乐作品的和声创新问题(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7 桑桐;读《我国当代音乐作品的和声创新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8 吕骥;;吕骥同志在星海音乐学院命名庆典上的讲话[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9 元勇;;西洋音乐史简述(四)[J];音乐世界;1985年09期
10 肖人伍;介绍《音乐美学原理》[J];中国音乐;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庆本;;走出“中西”模式绝对论的怪圈[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兼论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杨侯第;;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与中国社会转型[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雷跃捷;;中国内地媒介批评理论研究的嬗变轨迹[A];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杨曾宪;;美学学科的困惑与觉醒[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余纪;;后现代语境中电影本体论的权利[A];“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高力;;悬空的舞蹈——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批评[A];“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金丹元;;论全球化语境下电视审美文化的功能与文化观[A];“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吴秀明;荆亚平;赵卫东;;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国历史文学的世纪之旅——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孙绍谊;;新媒体与早期电影[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毛志成;文化批评,切忌不伦不类[N];重庆日报;2000年
2 师歌;西门子卓越的“文化计划”[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吴歌;当代音乐[N];河南日报;2000年
4 刘士林;解读先锋幻觉中的游戏[N];科学时报;2000年
5 吴江;探讨新世纪文学理论研究走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乐朋;王朔“另类”批评的文化价值[N];团结报;2000年
7 杨剑龙;曹禺研究的新开拓[N];文艺报;2000年
8 渐庐;文化视界中的乡土文学[N];文艺报;2000年
9 万直纯;《中国乡土小说史》[N];新闻出版报;2000年
10 孙绪敏;注重文学史写作的学术性[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新;大江健三郎的早期文学世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建科;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刘心莲;性别、种族、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6 严志军;莱昂内尔·特里林的文化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丽娟;原型理论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的文化批评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林立;媒介性:后现代艺术的存在[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异曲同工 相映生辉——朱践耳第六、第十交响曲的对比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宁;大众传播对时尚写作和时尚阅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3 吴会婷;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批评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源;20世纪90年代文化批评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闵青;萧红——艺术生命的独特体验与沉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艺林;论“新移民文学”中的女性写作[D];汕头大学;2002年
8 钟林巧;从“横站”回归独行[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舸;冲突之美[D];湘潭大学;2002年
10 蒲秀美;新天使——沃尔特·本雅明和他对文化工业的思考[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18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01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