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贝尔格早期作品《弦乐四重奏》的三重风格元素——继承性、探索性、贯穿性

发布时间:2018-06-16 04:02

  本文选题:贝尔格 + 早期 ; 参考:《人民音乐》2013年02期


【摘要】:正引言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作为积极实践勋伯格现代作曲理念的重要代表之一,在欧洲新音乐历史上的地位已显而易见。国内学者对这位作曲家业已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生平、作品、技法、风格、思想等,并已取得可喜成果。①不过,就作品专题而言,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贝尔格音乐风格已然成型或已臻成熟后的杰作,如《沃采克》(Wozzeck,三幕歌剧,Op.7,1921年完成,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Austrian composer Albin Bergman 1885-193535)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s of Schoenberg's modern composition theory,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new music is obvious. Domestic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many studies on this composer including life, works, techniques, styles, ideas, and so on, and have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However, as far as the works are concerned, Curren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creation or maturity of Berg's musical styles, such as Wozzeck, Op. 7, a three-act opera, completed in 1921.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建;贝尔格《抒情组曲》的十二音技法初探[J];音乐艺术;1988年03期

2 邹彦;;简析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的楔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陈国东;;20世纪表现主义音乐的经典——谈谈对贝尔格《沃采克》的认识[J];艺苑;2007年10期

4 余志刚;贝尔格与歌剧《露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邹彦;贝尔格作品中的回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2 雍凌凌;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的形态创意与意义赋予[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淑伟;贝尔格歌剧《沃采克》的象征手法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翠华;;关于阻碍进行的理论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程伶;;西方基督教信仰、仪式和音乐历史的沿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3 胡小东;;宗教和世俗的对话——浅谈欧洲中世纪的音乐发展[J];北方音乐;2010年04期

4 陈艳秋;;浅析基础乐理课程对音乐鉴赏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1年06期

5 李丛慧;余成宽;;浅谈德国歌唱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6 陈志伟;陈明大;;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熊祖鹏;;决裂抑或发展——浅析二十世纪西方音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8 周闻;;简单即是全部——室内乐《丝》的核心音[J];大家;2012年12期

9 陈凡;;探讨《曼弗雷德》交响曲的本质特征[J];大舞台;2010年05期

10 邹丽;;浅谈保罗·兴德米特音乐理论对其音乐作品的影响[J];大舞台;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惠芳;;时空的“对话”——由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观思考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改革[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钱仁平;1/4音作曲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朱宁宁;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李娜;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7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韵;梅西安《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音乐主题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曲云;莫扎特与普契尼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艺术风格之比较[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5 葛新悦;李斯特《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的艺术特色及演绎[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叶卉;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邓曹爽;从罗杰·塞欣斯钢琴奏鸣曲论其音乐创作观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白;以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为例研究交响曲主题发展的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典;从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音乐中看作曲技法的继承与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秦林;声音与表现[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钱仁康;;一曲回肠十二音——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赏析[J];音乐艺术;1985年04期

2 钱仁康;“似倒而顺”的回文诗和回文曲[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傅利民;对《沃采克》最后一个间奏曲和终曲的音乐学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罗忠昒;集合原型简便计算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5 余志刚;论阿尔班·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6 钟子林;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回顾[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余志刚;贝尔格研究二三题──博士论文的序与结语[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本文编号:2025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025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b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