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琵琶乐曲中文曲与武曲探微
本文选题:武曲 + 传统琵琶乐曲 ; 参考:《四川戏剧》2009年01期
【摘要】:正一、我国古代对琵琶演奏的认识琵琶是我国流行甚广的弹拨乐器,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传统琵琶曲中根据依据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根据乐曲的速度特点而分为慢板乐
[Abstract]:First, the understanding of pipa playing in ancient China is a very popular plucked musical instrument in our country, it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has a long histor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ipa music,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basis, such as: according to the speed of the music and divided into slow plate music
【作者单位】: 郑州学院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J63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卫仲j;;我是怎样演奏《十面埋伏》的[J];音乐艺术;197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宋恩伟;;乐舞一体话六代 秦汉俗乐占先声——秦汉俗乐兴起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4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5 海君;;论“宰割辞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何晴利;;“乐府”始创年代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7 侯晓霞;;八十四调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王萍;;论唐代琵琶诗之意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龙吟;;析中国画的气韵生动[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王晓茹;;论朱载X 《乐律全书》的舞乐思想[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永新;;中国艺术精神与21世纪[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李连生;;诗赞体戏曲补论[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孙尚勇;;论汉代鼓吹的类别及流变[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应时;;论敦煌乐谱研究中的实证方法[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康瑞军;;论唐末仗内教坊的实质及其他[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强;田可文;;唐代坐立部伎研究中存见问题之试析[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国强;;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学习札记三则[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赛;;郑声三问——兼论先秦音乐文化交流[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黄康斌;;“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对《楚辞·远游》中两首古乐的考察[A];中国楚辞学(第十五辑)——2007年浙江杭州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2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3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国安;先秦乐政与乐教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5 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8 王定勇;金词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阳;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初益辰;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朱晓斐;试论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7 樊引娣;演唱情绪在声乐艺术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丽伟;琵琶文化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连峗;论中国扬琴形制的演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10 张应华;贵州梭戛“长角苗”音乐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芳;;论琵琶演奏中的音色美[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2 杨鸣;;如何培养学生在琵琶演奏中的情感表现[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3 丁子桓;;浅谈琵琶表演过程中的艺术把握[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4 李贵昕;;琵琶演奏技巧练习索要(一)[J];小演奏家;2011年07期
5 杨晨;;琵琶教学中的美感培养[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6 李贵昕;;琵琶演奏技巧练习索要(二)[J];小演奏家;2011年08期
7 王柳丁;郭宇曦;;琵琶曲艺术表现力探析——以《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为例[J];作家;2011年14期
8 林石城;林嘉庆;;我的琵琶历程(下)——林石城回忆录[J];乐器;2011年08期
9 林石城;林嘉庆;;我的琵琶历程(中)——林石城回忆录[J];乐器;2011年07期
10 孟磊;;浅谈梆子戏的伴奏技巧[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农;;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和古代军中的“号炮”[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2 欧妮;;永恒的艺术魅力 全面的艺术感受——从琵琶演奏入手新解《琵琶行》[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刘岩生;;归雁情深——记中国十大著名茶学专家张天福教授第二故乡行[A];福建省茶叶学会张天福茶学研究分会成立一周年纪念文集[C];2005年
4 林容;;弹奏诗韵三两声——谈古诗教学的延伸[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 邓邦国;;浅析竹笛的演奏风格[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连德仁;;茶界泰斗张天福[A];福建省茶叶学会张天福茶学研究分会成立一周年纪念文集[C];2005年
7 吴硕贤;赵越U,
本文编号:2096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09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