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风格流行歌曲初探——以《故乡是北京》等三首歌曲为例
本文选题:戏歌 + 流行歌曲 ; 参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摘要】:京剧风格的流行歌曲(如《故乡是北京》、《说唱脸谱》和《大宅门》)是京剧风格歌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一种"戏歌",呈现出了京剧音乐特征,包括京剧唱段的"板腔体"结构特征,京剧唱段的腔式特征,京剧音乐的音调特征。京剧风格的流行歌曲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中的一朵奇葩。
[Abstract]:Popular songs of Beijing opera style (such as "hometown is Beijing", "rap Facebook" and "Dazhai Gate")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Beijing opera style songs, and as a kind of "opera songs", they show the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opera. It includes the structure features of Beijing Opera, the style of singing, and the tone of Beijing Opera. Beijing Opera-style pop songs embody unique artistic charm and become a wonderful flower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 music.
【作者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声乐教研室;
【分类号】:J6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孟繁树;板式变化体戏曲的形成[J];文艺研究;1985年05期
2 罗映辉;论板腔体戏曲音乐的板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廖薇;;歌剧《洪湖赤卫队》中戏曲的板式变化体的运用[J];音乐创作;2010年05期
2 廖薇;;戏曲的板式在现代声乐作品中的运用[J];音乐创作;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霍陶纯;永年西调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廖薇;戏曲的板式变化体在现代声乐作品中的运用[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3 张丹;陕西华阴双泉村张氏家族老腔音乐的考察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4 张丹;合阳线偶戏音乐技术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宋彦珍;怀调唱腔音乐的板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干;婺剧徽戏音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杨栋;元杂剧诗赞体宾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飞;歌剧《志愿军的未婚妻》初步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9 徐莹;浦城提线木偶戏的音乐调查与文化功能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志成;;懂一点京剧很有益[J];海内与海外;2006年09期
2 尚冠雄;看春节戏曲晚会引发的担忧[J];中国京剧;2001年02期
3 王珏庸;轰动苏州的少年宫京剧班[J];中国戏剧;1988年08期
4 王豫仙;从流行歌曲想到京剧和民族文化[J];中国戏剧;1993年09期
5 杨步云;奤京剧《嫩水雄濝》[J];中国戏剧;1959年15期
6 张君秋;切忌丢、懒、散[J];戏曲艺术;1980年04期
7 魏华东;开路·引路·让路[J];中国戏剧;1983年01期
8 李锋;英语京剧《凤还巢》在北京演出受到好评[J];戏曲艺术;1986年04期
9 茆鹤年;“戏曲音乐会”赞[J];上海戏剧;1986年06期
10 晓溪;艺精功深,教戏育人——记京剧表演教授尚长春[J];戏曲艺术;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红梅;;让流行歌曲走进音乐教学课堂[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杨瑞庆;;群众歌咏和流行歌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兰雪燕;;流行歌曲的语言规范问题[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黄维钧;;围绕京剧学的门外放谈[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沈不沉;;京剧与温州[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马德峰;;我国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变迁研究——基于239首流行歌曲的内容分析[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7 王勇;;上海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成因发展概述及其历史价值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林荣钦;;对当代流行歌曲中歌词低俗化现象的反思[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菲;李晓文;;青少年流行歌曲感受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派记者 陶媛慧;京剧如何进课堂 两会内外议纷纷[N];友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周洁;也说京剧进校园[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3 杨士军;漫谈京剧中的情人戏[N];中国审计报;2004年
4 刘玉琴;京剧离观众近些再近些[N];人民日报;2004年
5 倪蔚薇;无锡京票戏[N];无锡日报;2006年
6 胡谋;“京剧娃”唱出名堂[N];人民日报;2007年
7 阿蒙;京剧与人物的复杂性[N];黑龙江日报;2000年
8 尤心;京剧专题精品多[N];中国邮政报;2002年
9 阿蕊;京剧人也能这么牛[N];中国文化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贾薇;京剧圈外人郁钧剑忙活圈内事[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梅;传统与现代的交响:对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美学现代性的一种考量[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王丽慧;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D];复旦大学;2007年
4 于建刚;中国京剧习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张刚;一曲多用——从现象到本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6 赵志安;传统京剧京胡伴奏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仲立斌;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钱久元;海派京剧初探[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10 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璇;传统与时尚的激情碰撞[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姜文静;试论流行歌曲与中学语文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娜;对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大陆流行歌曲争论的回顾[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蒋本环;近十年中国流行歌曲审美价值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庆伦;流行歌曲中的中国影像[D];长江大学;2013年
6 曹晓天;小学生流行歌曲认知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苏芳芳;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歌曲的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程帆;以流行歌曲为课程资源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验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楠;改革开放后中国流行歌曲歌词创作的发展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文芳;流行歌曲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良性互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01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10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