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芝庵及其《唱论》对古代戏曲声乐理论的影响
[Abstract]:Yan Nan Zhi an, born in Yuan Dynasty, is the earliest existing work in Chinese vocal music work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Yannan Chian and its "singing theor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vocal music in ancient Chinese oper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Yannan and his works.
【作者单位】: 南昌工程学院;
【分类号】:J6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兵;;歌唱表达的优越性——《唱论》再探[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赵璐;;燕南芝庵《唱论》的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2009年03期
3 白宁;;燕南芝庵《唱论》成书年代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李雪梅;;我国最早的声乐论著《唱论》研究综述[J];广播歌选;2008年05期
5 张国成;;中国古代声乐理论《唱论》新说[J];艺术探索;2011年03期
6 李雪梅;;《唱论》研究的动因及其他[J];艺术教育;2009年06期
7 吴静;;“字真、句笃、依腔、贴调”——论《唱论》中字与声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6年03期
8 余虹;;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研究述评[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钟明;;《唱论》——民族声乐渊源之探索[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周静;;《唱论》释义[J];艺术百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山林;;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旎;《唱论》“字”、“腔”的解读及其现实意义[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2 张双双;《唱论》对现代学院派美声演唱的借鉴[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3 高琦;《唱论》与金铁霖民族声乐理论之比较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4 赵开栋;《唱论》研究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晶;《唱论》解读两题与“中国声乐学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吴海波;元代河北音乐历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魏琳;传统声乐文化的回归[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8 孟令如;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民族声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50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15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