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刘半农与《教我如何不想她》

发布时间:2018-08-02 19:06
【摘要】:正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在"五四"文学等众多领域均有建树,是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作为"五四"时期新诗园地中早春的一个拓荒者,他在新诗的语言、内容、形式和格律等方面亦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革新。1917年10月刘半农应蔡元培之聘,出任北京大学预科教授,时年26岁。在这所全国最高学府,这位年轻的教授很快又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转年春他即与钱玄同合写了著名的
[Abstract]:Zheng Liu Bannong (1891-1934), a native of Jiangyin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the founder of modern linguistics in China. As a pioneer in the early spring of the New Poetry Garden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he also made a series of important innovations in the language, content, form and rhythm of the new poetry. Liu Bannong was hired by Cai Yuanpei in October 1917. He was a prep professor at Peking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26. The young professor soon became the man of the day at the country's highest institution of learning. The next spring he and Qian Xuantong wrote the famous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闻;;文坛轶事[J];文苑;2009年12期

2 薛绥之;;新文学运动初期的刘半农和钱玄同——《中国现代文学史话》之一节[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3 刘育辉;;刘半农与《教我如何不想她》[J];人民音乐;2009年10期

4 徐瑞岳;;刘半农传略[J];新文学史料;1985年04期

5 周作人;;红楼中的名人[J];出版参考;2006年11期

6 林天宏;;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J];教育;2008年02期

7 任卫新;;词海钩沉(十五) 教我如何不想她[J];词刊;2010年03期

8 徐瑞岳;;刘半农研究十题[J];新文学史料;1991年01期

9 苏育生;;“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与刘半农[J];名人传记(上半月);2011年03期

10 荆梅丞;;刘半农轶事二则[J];新文学史料;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贵福;;论五四时期钱玄同的自由主义思想[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赖_g煌;;格式转换与身份更新——从白话诗到新诗[A];新世纪中国新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静;;钱玄同与《新青年》[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4 李新华;;真爱无疆——孟姜女故事流传至今的魅力在于对纯贞爱情的讴歌[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罗桂环;徐凤先;;20世纪一次成功的中瑞合作科学考察——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A];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200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文宝;;钟敬文在中国民俗学创建、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曲金良;;孟姜女传说在唐代的流传——基于敦煌写本的几点再探索[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光明;;近年诗歌的民生关怀[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珂;;外国诗歌的“中国式”翻译对新诗诗体建设的影响[A];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荣光启;;句法转换:从古典诗到白话诗[A];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 臧伟强;由《章先生文杂葩》考释章钱师生交谊[N];光明日报;2009年

2 马力;逝者如斯[N];中国旅游报;2003年

3 赵毅衡;拼命精神,打油风趣:刘半农之留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郭延礼;刘半农与散文诗翻译[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杨新磊;刘半农的摄影艺术[N];中国艺术报;2001年

6 卞东流;且说刘半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殷立民;《教我如何不想她》八十年[N];音乐周报;2007年

8 青年学者 王学斌;另一半的“五四”[N];中国经营报;2010年

9 罗志田 历史学教授;何妨“顽固”与“自大”[N];南方周末;2010年

10 王蒙;汉字思维和拼音思维是不一样的[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姚涵;从“半侬”到“半农”[D];复旦大学;2009年

2 邓晓成;现代性视域中的大众化诗潮:1917-1949[D];苏州大学;2006年

3 颜同林;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D];四川大学;2007年

4 邓庆周;外国诗歌译介对中国新诗发生的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文参;五四新文学的民间文学资源[D];兰州大学;2006年

6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婕;以钱玄同为例看五四精英的书法情结[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张瑾;刘半农新诗理论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郗程;没有落伍的“落伍”斗士[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玲玲;试论刘半农应用文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曹薇;论刘半农诗歌创作的“民间立场”[D];吉林大学;2008年

6 闫文君;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刘半农诗歌[D];西南大学;2007年

7 林峰;扬鞭歌瓦釜,甘苦寸心知[D];西南大学;2008年

8 王若安;从新文学创作走向学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张瑞花;走进五四“发舒意见”的时代论坛[D];汕头大学;2010年

10 汪青梅;“五四”歌谣运动与早期白话诗创作[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60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160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7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