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琴乐探微网盘_《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20 16:32

  本文关键词:琴与琴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4年

北宋琴僧师承体系琴乐传习研究

董孟孟  

【摘要】:古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从先秦起历经三千多年历史传承延绵不绝,孕育古琴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与古琴紧密相连,为古琴艺术传承奠定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属性和文学美学色彩。 在我国古代的每个历史发展时期,古琴都呈现出了不同的历史特征。宋朝是新儒学复兴、诗词全盛的文化鼎盛阶段,文学的繁盛和文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为古琴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知识性氛围。文人群体将古琴视为修身齐心、追求审美的艺术载体,不仅是古琴艺术传承中的重要代表之一,而且是古代僧人与古琴之间密切关系确立的历史媒介。 唐朝时期禅宗确立,为文人士大夫参禅、谈禅等禅悦之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使了“僧人文人化”、文人禅意化的形成。琴僧与文人的往来交流使古琴的历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且赋予了古琴新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琴僧的出现不仅是我国古琴发展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而且是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与我国传统古琴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标志。在我国古代的文化格局中,从东晋开始就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释、儒、道并存的文化格局。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受到我国本土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冷落,但随着佛教在中原的不断发展和本土化,唐宋以后参禅修道的文人与善文通道的僧人逐渐增多,僧人在中原逐渐确立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宋代在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儒佛相融,僧人与文人之间也因古琴这一共同审美追求而更加友好往来,“僧人文人化”的文化现象在宋代社会更加突出。儒佛两派的文化交融是宋代古琴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特点。北宋时期琴僧师承体系的形成、及其琴乐艺术的传承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是古琴艺术在宋朝时期传承发展的独特历史性特征。 总体来讲,国内外对宋代古琴音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古琴文化、古琴美学、琴曲、琴人、琴歌、琴派、琴律、琴器、琴论等方面的研究。尤其许建、章华英、司冰琳、张斌等人对琴僧群体及文化现象的关注,引领了音乐史学学术研究新趋势。本论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主要围绕北宋时期琴僧师承体系的琴乐传习活动、传习方式、琴僧传习者、传习任务、传习特点、琴乐传习中的美学思想等多个层面进行阐释。采用断代个案研究方式,以北宋琴僧师承体系的琴乐传习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北宋琴僧师承体系的个案研究,探寻宋代琴僧琴乐传习活动的历史面貌、传习方式、传习特点以及古代琴僧群体琴乐传承的美学价值体现,以期丰富古琴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古代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珉中;宋宣和内府所藏“春雷”琴考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年02期

2 郑珉中;两宋古琴浅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04期

3 康瑞军;罗俊峰;;古代音乐表演实践的生成-变迁机制——唐宋宫廷音乐文化转型的制度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王震亚;《潇湘水云》初析[J];音乐研究;1980年03期

5 苗建华;古琴美学思想研究现状述评[J];音乐研究;2000年02期

6 苗建华;古琴美学中的儒道佛思想[J];音乐研究;2002年02期

7 苗建华;琴与士同在——对古琴命运的历史考察[J];音乐研究;2003年02期

8 声波;从《潇湘水云》看中国古典音乐中的文学情绪与哲学沉思[J];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02期

9 许健;姜夔的音乐见解及其琴曲《古怨》[J];人民音乐;1962年12期

10 龚一;七弦琴曲《潇湘水云》及其作者郭楚望[J];音乐艺术;198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柳青;古琴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与现状[D];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雯;嵇康的玄学与乐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潘殊闲;;独酌:李白内心孤独的真实印记——兼论后世的独酌情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王叙黄;;略谈游酢及其在安徽的事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谢琰;;屈骚传统的失落与宋诗情感特征的形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谢琰;;唐宋之际亲情诗的变迁与士人家族观念的转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6 郭志安;张春生;;北宋黄河的漕粮运营[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曾祥波;从宋初政治的崇文倾向看宋诗气质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李世忠;段琼慧;;党争视域下的周邦彦及其词之政治抒情[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孙慧玲;;论张载诗歌的儒者风采[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战英祥;;古琴音乐——隐逸美学的现代价值[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晓峰;;在养生中体味理想人生境界——《文选》嵇康《养生论》中的自然养生观[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杨志刚;;《朱子家礼》与中国礼学的若干问题[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莹;芦建国;;南京蜡梅市场调查[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陈冠甫(庆煌);;朱子九曲诗研究——以武夷棹歌为主,芹溪九曲附之[A];海峡两岸之闽南文化——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茗;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霞;辛弃疾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朱亚兰;王安石咏史诗与北宋中期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江石;宋元时期徽州文人用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晓利;南宋词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蓓蕾;活动于大观、政和年间的豫章诗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陈芳;宋代儿童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显群;唐五代优伶的社会地位及其相关的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2 张学强;理学音乐教育思想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周显宝;中日近现代音乐教育及其改革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4 徐文武;;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蔡际洲;“辽金北鄙”遗音与南北曲音乐之渊源——兼论“蕃曲”在戏曲声腔史中的地位[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6 陈应时;论《东皋琴谱》的琴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张君仁;当代民族音乐学与中国的状态及趋势[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冯效刚;;新中国音乐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1949-1999)[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冯文慈;西域音乐在唐代宫廷繁盛的原因——兼论西北高原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历史渊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10 赵为民;简论宋代音乐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2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冯雷;陪都重庆三个音乐教育机构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慧;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桦;中德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邓颖;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学习领域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金鑫;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沈菡;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程标准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张静星;中国学校音乐课程发展研究(1949-1966)[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纪琛;1966年-2006年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与课程发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建中;一生的琴缘——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国乐大师CD专辑”系列制品述评《管平湖》[J];中国音乐学;2004年01期

2 康长河;绘声绘色 方能扣人心弦[续]——谈手风琴右手变音器在手风琴乐队中之应用[J];乐器;1995年03期

3 黄礼仪;论琴乐——初探古琴演奏艺术的特征[J];音乐研究;1990年02期

4 李艳良;刘东兴;;古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文教资料;2008年06期

5 许婧婷;我成功了[J];小溪流(故事作文);2005年03期

6 江有标;论我国古代琴乐传教理念[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4年01期

7 朱默涵;琴曲打谱之美学探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8 姚岚;琴乐艺术中琴歌之初探[J];中国音乐;2005年02期

9 亓娟莉;魏晋名士与古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牛茹;;先秦古琴音乐初探[J];音乐创作;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炳铮;;诗词的音乐性、吟诵的美感及其现代化[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2 谢东笑;;习弹古琴——现代都市人的修身养性之道[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序;[N];中国财经报;2003年

2 魏国强;[N];吉林日报;2004年

3 秦序;[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韦娜;[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5 戈弘;[N];音乐周报;2006年

6 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博士 冯卓慧;[N];光明日报;2010年

7 王静;[N];中国文物报;2010年

8 青 影;[N];中国艺术报;2004年

9 谢寿球;[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叶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钦怡;王燕卿古琴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李小戈;广陵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章华英;古琴音乐打谱之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6 闫志远;古代琴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7 王建欣;《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8 吴叶;杨宗稷及其《琴学丛书》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10 赵春婷;明代琴谱集考[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孟孟;北宋琴僧师承体系琴乐传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黎敏;都市背景中广州当代琴人群体的雅集组织形态、琴乐语言表达的个案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苟英杰;琴与琴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4 亓娟莉;《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郑红;浙派琴史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烨;六朝乐教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7 王雅晖;明代琴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娟;以“操缦”观琴人成公亮[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9 刘琦;琴与魏晋南北朝诗歌关系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曹贞华;《全唐诗》中的拨弦乐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琴与琴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21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