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从《文心雕龙》看刘勰的音乐思想

发布时间:2018-09-14 19:19
【摘要】: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艺批评专著,《文心雕龙》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先进文论观,还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作者的音乐思想。鉴于《文心雕龙》中仍存在文论与乐论夹杂的情况,在诗论和乐论的互动关系中把握乐论的独立性是我们理解作品音乐思想的契机和前提。事实上,《文心雕龙》的音乐思想主要反映了刘勰主张"乐和"的音乐观。具体包括器与声在配合上的和谐统一,以及声(器)与辞的和谐统一。它一方面承袭了儒家礼乐观的传统内容,另一方面又不囿于儒家传统,体现了作者在音乐实践和鉴赏层面的独到见解以及对音乐情、理兼顾的能力。刘勰的这种"乐和"音乐思想不仅为我们梳理南朝复杂的音乐环境提供了门径,而且为现实音乐实践中的声、器、辞,情与理的平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具一定启发意义。
[Abstract]:As a famous literary criticism monograph 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Wen Xin Diao long not only shows the author's advanced literary theory view, but also reflects the author's music though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re is still a mixture of literary theory and music theory in Wen Xin Diao long, grasping the independence of music theory i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ic theory and music theory is the opportunity and premis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music thought of our works. In fact, the music thought of Wen Xin Diao long mainly reflects Liu Xie's view of music. It includes the harmony of instrument and sound, and the harmony of sound and speech. On the one hand, it inherits the traditional content of Confucian ritual optim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ot confined to Confucian tradition, which embodies the author's unique views in music practice and appreciation, and his ability to combine music with reason. Liu Xie's musical thought not only provided a way for us to comb the complex music environment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but also provide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balance of sound, instrument, speech, emotion and reason in the practice of real music.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军;;如何看《文心雕龙》中的音乐审美[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张伟;;《文心雕龙·乐府》中的几个音乐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杨明;释《文心雕龙·乐府》中的几个问题──兼谈刘勰的思想方法[J];文学遗产;2000年02期

4 王小盾;;《文心雕龙·乐府》三论[J];文学遗产;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浩;;《文心雕龙》与《文选》对曹植评价的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2 赵红爱;;诗声合一 中和之响——刘勰乐府观探赜[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刘加夫;南朝乐府名义辨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张云婕;;诗声合一 中和之响——试论刘勰的乐府观[J];社科纵横;2006年07期

5 刘艳;感乐忧时,呼“中和之响”——《文心雕龙·乐府》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孙尚勇;东晋诗歌的音乐学考察——兼论音乐与文学研究之关系[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韩高年;;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及其价值[J];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8 王小盾;;《文心雕龙·乐府》三论[J];文学遗产;2010年03期

9 李娜;;萧统音乐观与《文选》乐府诗[J];文艺评论;2011年08期

10 陈允锋;;刘勰《文心雕龙》“文用”观述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娜;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覃勤;刘勰“乐心在诗”观的音乐审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蔡树才;《文心雕龙》语词考释[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邓义兰;建安文学在南朝的传播接受[D];武汉大学;2005年

4 刘珊珊;音乐语义性与非语义性的冲突与协调[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二超;《文心雕龙》风格论新探[D];河南大学;2009年

6 闫文静;南朝乐府民歌在同时代的接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佳怿;齐梁诗论与儒家乐论之关系管窥[D];复旦大学;2010年

8 李曼;“语言尽头”的中国文人音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小盾;;论汉文化的“诗言志,歌永言”传统[J];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2 杨明;释《文心雕龙·乐府》中的几个问题──兼谈刘勰的思想方法[J];文学遗产;2000年02期

3 王小盾;;论《宋书·乐志》所载十五大曲[J];中国文化;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宗昆,王宜海;刘勰的音乐美学观[J];临沂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2 张宏;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审美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郑慧嘉;;和谐天使远征难[J];黄河之声;2006年10期

4 李君;蔡茂军;;跳起多耶——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作[J];歌海;2006年01期

5 匡传英;;浅谈合唱教学中协作精神的培养[J];黄河之声;2007年02期

6 谢婉宁;;试论孔子音乐思想中的“仁”与“和”[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魏群;;安居乐业靠和谐[J];歌曲;2007年10期

8 刘爱斌;李中海;;和谐的中国好美[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08年02期

9 苏晓红;;和谐社会一支歌[J];六盘山;2008年05期

10 宋振卿;;浅谈合唱训练中的呼吸[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茆雷磊 张玫;愤怒与批判 为了更和谐[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刘克清;感受和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朱默涵;琴瑟和谐谱新曲 乐人共勉耀沈城[N];音乐周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谭湘竹;用中国元素表现民族文化[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小兰 伊志友;中国民乐离世界有多远[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任华;声乐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江南;闽东u嵜衩窀柰鼙吆骸㈩匆衾种冉涎芯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覃勤;刘勰“乐心在诗”观的音乐审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磊;营造人与社会、自然相和谐的音乐环境[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43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243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5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