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论侗族两个不同社交地点及其情歌之间的差异

发布时间:2018-10-10 16:49
【摘要】:侗族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区。由于历史原因,这两大方言区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侗族南北青年男女社交地点的不同就是其差异之一。而侗族两个不同社交地点的形成以至于带来侗族南北情歌的变化。
[Abstract]:Dong nationality is divided into north and south two big dialect area. 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 there are obvious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areas, one of which is the difference of the social loc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young men and women of Dong nationality. The formation of two different social sites of Dong nationality brings about the change of Dong nationality's north-south love song.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学院;
【分类号】:J6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芳恒;;论贵州少数民族无神论思想及其特点[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杨朝忠;;侗族屋歌探佚[J];歌海;2009年03期

3 白正骝;“款约”与广西近代侗族社会[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4 廖开顺;从侗戏《金汉烈美》看侗族婚俗矛盾[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龙昭宝;;北侗玩山歌“洛阳桥歌”探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郎雅娟;;侗族说唱文学中歌师的叙事者身份研究——以《秦娘美传奇》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向红;;阶级、政治与民族性表意焦虑——重读侗族作家滕树嵩短篇小说《侗家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郎雅娟;;侗族口传文学的传承机制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杨远松;;侗戏在榕江的流传与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吴廷栋;侗族是百越一支发展起来的土著民族[J];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法成;孝与养的失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晓松;历史文化视角下的贵州地方性知识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吴军;水文化与教育视角下的侗族传统技术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刘彩清;婚姻、家庭、生育与妇女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庐慧;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贵州省黎平县九龙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平;侗族萨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3 谢娟;侗族大歌艺术风格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4 郎雅娟;叙事语境下侗族叙事歌“珠郎娘美”的文本变异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5 吴臣霞;侗族琵琶歌的韵律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6 曾志;鼓楼下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蔡亚玲;侗族村寨的礼物交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米舜;日、月神话与生态存在论:一种新的解析范式[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9 石修堂;尚重侗族琵琶歌(歌词)语篇功能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守斌;侗戏“柔性之维”的审美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中;;侗族情垒浅谈[J];民族论坛;1987年04期

2 阿土;侗族的风雨桥[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3 杨子奇;浅析侗族情歌语言的美学特征[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4 千玲玲;;侗族说理赋初探[J];山花;2011年16期

5 石林;侗族北部民歌格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6 张世珊;汉侗传统伦理文化的比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石庆玉;浅谈侗族琵琶歌的艺术特色及改革构想[J];艺术探索;1997年S1期

8 石开忠;侗族传统聚落观念与环境的交融[J];思想战线;1998年11期

9 龙晓匀;丰富多彩的侗族民歌[J];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05期

10 石荣乾;黔东南──人间乐园──试论开发黔东南侗族旅游资源[J];贵州文史天地;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若屏;;侗族“合款”与精神文明建设[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杨昌铎;;试论侗族传统美德是儒家孝道民族化之产物[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才贵;;侗族族源初探[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4 陈德林;;湖南省侗族地区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韦明耀;;同乐侗族刺绣服饰[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泽红;张昌华;;贵州省侗族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现状[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龙运光;袁涛忠;杨晓琼;龙彦和;;侗族药用物种[A];2007全国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育衡;丁锋;;中国侗族稻作文化习俗的民族植物学[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刘育衡;丁佳;;中国侗族“萨”(女神)信仰文化的民族植物学[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10 萧成纹;;论侗族医药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A];2007全国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娜 吴良菊;腊洞侗戏:在坚守中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7年

2 江崇峰;侗族的鼓楼文化[N];韶关日报;2007年

3 段吉林 杨旭f 胡琴松 李文杰;通道发现一侗族建筑“实物博物馆”[N];湖南日报;2000年

4 萧成纹;侗族“乌饭节”的由来[N];民族医药报;2001年

5 陆景川;“后勤之父”的故事[N];中国民族报;2003年

6 丁秀玲邋钱荣;穿越繁华,一侗族少年的“完美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王定兴;侗族妇女乌发的秘诀[N];福建科技报;2002年

8 记者 葛大中 通讯员 陈斌;芭蕉侗族乡抓好信访促和谐[N];恩施日报;2009年

9 丁文杰;侗族古书院将迁出最后一批学生[N];大众科技报;2002年

10 蒋国经;风味独特的侗族辣椒文化[N];人民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吴大旬;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刘国琴;民族亚文化人群健康状况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曹柯平;中国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类型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4 王艳晖;湖南靖州花苗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梁智勋;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戴嘉艳;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尹红;广西融水苗族服饰的文化生态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9 龙运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艳;侗族惩治规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2 周艺;广西侗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权小勇;侗族生态文化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阮妹芳;广西侗族群体三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D];广西医科大学;2001年

5 徐亮;侗族大歌音乐特征的实地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程艳;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D];重庆大学;2004年

7 关新;民族音乐与现代技法的结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少银;侗族合唱音乐及其文化构成透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世全;侗族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李茂科;侗族农村大学生人格与自尊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62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262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b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