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及教学范式——以兴国山歌为例
[Abstract]:As the content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s, folk songs have a lot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we should explor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in folk song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songs' tunes and aesthetic taste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s and loving the country and the country.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小兰;;赣南客家民歌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传承关系研究[J];人民音乐;2007年05期
2 刘小兰;;红色歌谣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咸明;;经典红歌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与运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2年06期
2 朱雪莲;;红色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2年07期
3 任华;;《十送红军》与赣南长歌的传承关系[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温旭琼;黄云莉;;红色歌谣研究综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方欢欢;;浅谈“红歌”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欧阳绍清;;多学科视野下的红色音乐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许亮;李兴华;梁旭;;浅析红色歌曲的德育功能[J];理论导报;2009年01期
8 徐艳萍;;“红歌”资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彭玉兰;;论赣南地区红色歌谣的艺术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许秀群;;思想政治工作呼唤红色歌曲重现辉煌[J];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哲;红歌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作用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余薇;红土地的奇葩[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谈舒;豫南红色歌曲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陈建平;赣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5 金冉;中央苏区红色歌谣教育传承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德,曾岚玲,刘茜莹;客家山歌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孕育关系浅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刘寿礼;苏区“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研究[J];求实;2004年07期
4 刘小兰;;赣南客家民歌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传承关系研究[J];人民音乐;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陵;;把生活反映得更丰满些!——看“长空比翼”后的一点感触[J];电影艺术;1958年08期
2 王光林;对观众的教育意义很大[J];人民音乐;1965年06期
3 范书才;;多发表些歌奮和姫唱奿[J];山东文学;1965年02期
4 舒义顺;肯定句与否定词[J];新闻爱好者;1991年10期
5 肖川;;用心亲近一个人的成长史——读刘良华的《教育自传》[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肖川;;用心亲近一个人的成长史——读刘良华的《教育自传》[J];今日教育;2008年06期
7 和文波;;从《今昔物语》看《罗生门》的“说话”性质[J];电影评介;2010年07期
8 张轶;;就多元化角度论大学艺术课程的教育意义[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2期
9 陈洁;;潮州音乐艺术的审视[J];华章;2011年09期
10 ;少先队员的呼吁[J];电影;198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本新;;抗战对沙市人民的教育意义[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2 张倩红;;犹太住棚节的来历及其教育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陈均远;;自然遗产的普遍教育意义[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4 岳谦厚;;陈撄宁养生论的现代教育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傅资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王黎;江雪华;;论内经养神思想及其心理教育意义[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邢丽娜;;《温柔的手》中外祖父川可的形象分析及其教育意义[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9 陈万松;;浅论校园环境建设与育人[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肖雁阳;;创建和谐校园,构建素质教育氛围[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铁东区七马路街党工委书记 刘铁栋;颇富教育意义的载体[N];四平日报;2007年
2 本报通讯员 刘厚锋 本报记者 罗旭 胡晓军;兴国山歌何以传唱不休[N];光明日报;2009年
3 朱辉军;红歌唱响红满天[N];文艺报;2011年
4 ;兴国山歌:走出大山,,面对市场[N];江西日报;2003年
5 记者 陈玉强 特约记者 吴明明;对年轻一代特别有教育意义[N];中国石油报;2010年
6 高远邋刘建;上海法院尝试庭审网络视频直播[N];法制日报;2008年
7 杨辛;沈东军:这把钥匙很有教育意义[N];经理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段金柱 赖文忠 包骞;立意高远 启发性强 教育意义大[N];福建日报;2008年
9 记者 陶煦;传统教育书受青睐[N];连云港日报;2006年
10 彭永清编译;永恒的记忆:战争博物馆[N];中国国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光明;表扬与批评的意义[D];北京大学;2008年
3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树峰;数学建模教育的素质培养内涵与文化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5 白红梅;文化传承与教育视野中的蒙古族那达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云知;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婷;非客家因素对兴国山歌的影响之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宵梅;《国际贸易地理》校本教材开发与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晓玲;西辽河流域草原文明史校本教材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梁泽清;小学电子版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探索[D];延边大学;2010年
5 王麒;《长白山历史文化》校本教材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慧琪;中学体育校本教材开发现状及对策[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爱娟;论中华古锁的设计思想及其教育意义[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8 黄媛媛;中职文秘大类专业英语口语校本教材开发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上;赣南兴国三村跳觋仪式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王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06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30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