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践耳创作的唢呐协奏曲《天乐》中的演奏艺术特征探微
本文关键词:朱践耳创作的唢呐协奏曲《天乐》中的演奏艺术特征探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音乐学院》 2008年
朱践耳创作的唢呐协奏曲《天乐》中的演奏艺术特征探微
王昆宁
【摘要】: 80年代初,“新潮音乐”兴起,谭盾、瞿小松、叶小刚等一批年轻作曲家,运用西方现代技法写作了多部作品的同时,他们也涉足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并引发了中国民族音乐领域极大的争议。这个时期上海交响乐团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正处在创作的成熟和高峰时期,虽然此时朱践耳先生年纪已大,但是他不因循守旧,他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他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用一些新的作曲手法与技法进行创作:其作品中包括一些民族作品:《蝴蝶泉》二胡与管弦乐队组曲(四个乐章),《和》五重奏—笛、筝、二胡、低革胡、敲击乐,《玉》琵琶独奏,唢呐与乐队《天乐》等等。朱践耳先生近10年创作的乐队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他对于“文革”的回顾与反思——如第一、第二交响曲(1986、1988),《交响幻想曲》;另一类则是他历年来深入生活时对于民间风土人情的体验和感受——如《黔岭素描》(1982)《纳西—奇》(1984),这类作品都是民俗性的题材,充满明朗的感情色调、纯朴的乡土气息和迷人的诗情画意。朱践耳先生对这类作品并不过于强调戏剧性,而是力图追求一种返朴归真的抒情风格,并且总是将自己实地采集的民间音乐直接引入作品,同时又有机地把这些原生态的音乐素材和现当代的作曲技法结合在一起,以直观的方式把民间的风情展示在听众面前,使人有亲临其境而又回味无穷之感。《天乐》正是这类既具有民间风味,又有鲜明创新意识的作品。 本文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含前言和结语) 前言部分概述了笔者选题的原因,目前对《天乐》的研究概况,及选题的意义。 第一章对《天乐》产生的缘由进行了整体概述,主要论述了现代唢呐作品的发展现状,作曲家朱践耳先生的个人简介及作品《天乐》的创作背景,《天乐》产生的意义与价值,本章让我们对唢呐现状的了解,研究与学习现代唢呐作品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唢呐传统演奏技巧与创新演奏技巧在作品中的运用,作曲家是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唢呐与乐队之间的音色音响关系。 第三章主要讲《天乐》中的演奏艺术对现代唢呐技巧的拓展意义,通过唢呐在传统演奏艺术中继承,在现代演奏艺术中创新,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唢呐作品的演奏,不断在演奏现代民族器乐作品中得到锤炼。 结语主要介绍论文前期的准备工作,演奏家在现代作品中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性,以及《天乐》的产生给我们带来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32.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春;;谈唢呐改良中的继承与发展[J];广播歌选;2007年12期
2 钦丽丽;音色与个别乐器个性的保持和加强——朱践耳《第六交响曲》音色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仲冬和;发展唢呐吹奏艺术管见[J];齐鲁艺苑;1993年04期
4 戴鹏海;收获和启示——听唢呐协奏曲《天乐》[J];人民音乐;1990年01期
5 郭树荟;对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特征的再认识[J];人民音乐;2002年03期
6 杨立青;《朱践耳交响曲集》序[J];人民音乐;2002年07期
7 梁雷;寻找个人与民族的声音——朱践耳交响乐作品的特征[J];人民音乐;2005年01期
8 汪毓和;;朱践耳同志关于民族器乐创作的一封信[J];人民音乐;2006年12期
9 李吉提;雏凤声清──唢呐协奏曲《唤凤》赏析[J];人民音乐;1997年08期
10 汪培元;朱践耳的琵琶独奏曲《玉》[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艺峰;;谈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张亮;;浅谈扬琴演奏中技巧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0年10期
3 陈泓茹;;析心理素质与歌曲演唱[J];北方音乐;2010年12期
4 张斯絮;;琵琶新语,瞬息万变——秦文琛新作《琵琶辞》研究[J];北方音乐;2012年01期
5 吴国玲;;谈关牧村《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演唱风格[J];才智;2010年22期
6 刘洋;李伟;;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成功(教育);2007年01期
7 王玮;;浅谈初学者如何学习唢呐的呼与吸[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9期
8 陈曼倚;;论舞台表演中哭的外部表现手段[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彭明坤;;从堕落者到救赎者——浅析严歌苓小说《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形象[J];大家;2012年02期
10 李红竹;;从美学论声乐表演[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赵光;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6 刘洪;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徐海准;《乐学轨范》唐部乐器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刘欣;当代小学音乐活动课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王妍妍;刘德海琵琶演奏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珊;从彭丽媛、宋祖英、谭晶的歌唱艺术看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国栋;康保二人台的艺术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温洲;李双江歌唱艺术风格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雅琳;论古筝音乐中的非乐音技法[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朱晓斐;试论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7 姜音;库夏科夫《春天组曲》曲式、和声及演奏技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薛丽;探究声乐演唱之美[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聚伍;流行音乐事象中的刘欢演唱风格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刘佳;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兴华;云岗石窟中的乐器雕刻[J];中国音乐;1981年02期
2 李祥霆;论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畏;;朱践耳作品在台出版[J];音乐世界;1991年02期
2 李久云;简述朱践耳交响音乐中的哲理性[J];云梦学刊;1999年01期
3 陆峰;论朱践耳交响曲创作艺术中的辩证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杨立青;《朱践耳交响曲集》序[J];人民音乐;2002年07期
5 郑英烈;朱践耳第一、二、四交响曲中的十二音用法[J];中国音乐学;1992年02期
6 吴润霖;求索,迎向新世纪──致朱践耳[J];人民音乐;2000年01期
7 陈大明;我看朱践耳的交响诗《纳西一奇》——兼谈其中西音乐之交融观念在创作中的实现[J];中国音乐;2002年02期
8 曹畏;朱践耳获第16届玛丽·何塞皇后国际作曲比赛大奖[J];人民音乐;1991年05期
9 王国伟;悟性 灵性 个性——作曲家朱践耳访谈录[J];音乐爱好者;1995年03期
10 白麟;;中国交响乐坛的“独行侠”——近访音乐大师朱践耳[J];歌海;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建刚;叶(木丽)琴;;浅议“新民乐”与民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丹 实习记者 张静;[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2 实习生 张靖华 记者 邢晓芳;[N];文汇报;2002年
3 梁茂春;[N];音乐周报;2002年
4 记者 傅庆萱;[N];文汇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范昕;[N];文汇报;2010年
6 王晓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7 紫茵;[N];音乐周报;2004年
8 张裕 邢晓芳;[N];文艺报;2004年
9 赵世民;[N];音乐周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姜小玲;[N];解放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柳进军;原始与现代的邂逅[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3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春红;朱践耳《第二交响曲》戏剧性特性解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臧婷;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教学及演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严梅;朱践耳交响乐作品的根基[D];河南大学;2003年
4 代水冰;朱践耳《第一交响曲》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李波;异曲同工 相映生辉——朱践耳第六、第十交响曲的对比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陶天;兼容并蓄 立足超越[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7 曾亮;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教学及文化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昆宁;朱践耳创作的唢呐协奏曲《天乐》中的演奏艺术特征探微[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9 何涛;闪烁人性光辉的诗篇[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郑娜;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朱践耳钢琴作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朱践耳创作的唢呐协奏曲《天乐》中的演奏艺术特征探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1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3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