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音乐文化生活需求下的高师声乐教育的反思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question of how to em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l music education in teachers colleges under the demand of mass music culture lif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lticulturalism in today's world, an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of mass music culture life.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vocal music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are discussed. I believe tha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the western music system is no longer synonymous with music.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task of vocal music education in teachers colleges is to make most students become inheritors of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culture, disseminators of various vocal music cultures and citizens who can understand the art of vocal music. It is not just being a singer and understanding music in a performing way, so that the public can understand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different vocal music culture.
【作者单位】: 长沙学院艺术系;
【分类号】:J61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遂今;;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2 王东涛;;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鲁中南鼓乐班[J];中国音乐学;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彩荣;对地方剧种扬高戏的调查与思考[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2 刘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琵琶音乐创作的多元性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娟;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4 殷岚;试析圣桑音乐创作中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萌芽[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千;电脑音乐对传统音乐实践活动的影响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段瑞雷;聆听声音的声音[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谢秀敏;豫中鼓吹乐在丧葬礼俗中的流变与传承[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向辉;鲁托斯拉夫斯基和他的有限偶然音乐[D];吉林艺术学院;2007年
9 杨婧;关于伦纳德·迈尔音乐风格理论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陆琳霖;浅析手风琴音乐中的近现代作品[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向群;摇摆乐及其特征[J];人民音乐;1988年07期
2 王永昌;戴军;;社会化是社会主义的最高本质[J];哲学动态;1989年02期
3 田志立;;“大趋势先生”和他的新著《2000年大趋势》——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成功之路[J];未来与发展;1990年05期
4 威廉·享利;任f3;;塞缪尔·贝克特[J];世界文化;1991年02期
5 邴正;;市场经济冲击下中国文化的三大走向[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5期
6 乔羽;当代中国歌词的发展之路[J];中外文化交流;1994年02期
7 杨殿虎;转型期大众音乐格局的失衡及对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8 张虹;;读刊有感[J];音乐世界;1996年10期
9 张颐武;;走向“公共性”[J];作家;1996年10期
10 张颐武;;从英雄情结到社群意识[J];时代文学;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家禾;;台湾都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实施与课题[A];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98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孙成仁;;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地方文化识别[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舒净;;西南地区传统民居色彩文化特征[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梅岩;陈卫东;杨先蓉;;全球化影响下的地域文化与本土建筑[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凌高;黄健;;以环境理念为根基,培养有思想的建筑师[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志勇;李震;;用光演奏的建筑大师——第二届嘉士伯奖获得者朱哈·利维斯卡(Juha leiviska)译介[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8 秦红岭;;从人文视角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价值[A];亚洲民族建筑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林华;;解读中国知识产权战略[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陆永昌;;“全球化”背景下翻译进程的思考[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鸣放;新经济对我国银行业有何影响?[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与全球化[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毛志成;世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困惑[N];北京科技报;2000年
4 ;经典作家的全球化思想[N];北京日报;2000年
5 费孝通;论中华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历史定位[N];北京日报;2000年
6 任清;全球化已解与未解的文化难题[N];北京日报;2000年
7 金冲及;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文化走向三议[N];北京日报;2000年
8 叶传星;“入世”与中国法律[N];北京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陈清清;会计人如何迎接e时代的挑战[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胡必亮;正确认识全球化[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倪考莲;论加勒比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区域主义[D];复旦大学;2005年
3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5 赵士林;论中国媒体的危机报道[D];复旦大学;2005年
6 凌丹;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唐志红;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D];四川大学;2005年
8 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东园;台湾电视传媒产业集团化、多角化发展战略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闫文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心发;国际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张奎力;论跨国公司对国际体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5年
3 李中轩;宁西经济带空间结构重组探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学伟;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河北大学;2005年
5 夏娃;论赞比亚经济自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田志峰;全球化与中国人才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瑞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治理机制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海明;论《万民法》的理论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9 尚晓熙;四平慧宇仪表电气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王志成;全球化时代的广告:作为文化观念的图景[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15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31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