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劳斯与中国:古典心性的相逢
[Abstract]:The encounter between Chinese scholars and Strauss not only aroused controversy in China, but also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Western scholars. The introduction of Strauss' classical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ademic fate of modern China: one is to get rid of the pursuit of modern western "doctrine" through classical learning, and the other is to cultivate the temperament of Chinese scholars through classical learning. Third, learn to cherish Chinese tradition through classical learning. Strauss' entry into China is an effort to reshape the classical mind and transcend the western modern enlightenment ideal. It is this transcendence that has aroused controversy and concern at home and abroad.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J6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东惠;;回归、提升、创新——从伦理层面构建“和谐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姜希玉;;社会公正的内涵分析[J];沧桑;2006年04期
3 李石;重温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命题:反驳与辩解[J];道德与文明;2003年01期
4 苏振兴;彭艳芬;;古希腊智者运动的兴起与教育思想新探[J];东疆学刊;2007年01期
5 邹元江;关于俄国形式主义形式与陌生化问题的再检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刘庆昌;;重新理解教育思想史——兼论教育思维范畴的教育思想史学方法论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黎珍;社会资本与正义的实现[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5期
8 晏绍祥;从理想到暴政——古典时代希腊人的雅典民主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沈晓阳;道德正义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沈晓阳;西方正义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继杰;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钟锦;康德哲学语境中的辩证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蒋保;演说术与雅典民主政治[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长伟;好人与好公民[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怀俊;走向神坛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力;创新实践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擘;柏拉图Vs.荷马——西方文明史上哲学与文学的第一次激烈对抗与融合[D];河北大学;2001年
2 余维武;德育的可能与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元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网络教学及测评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麒麟;家园下的张力[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骆徽;和谐社会正义观的构建及对策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张鲁宁;美德教育缺失与重建的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冬敏;古希腊贤哲的人文理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任晓;促进就业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赵晓丹;中西方伦理学关于古代人性思想的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唐娟;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尔什万格;汪启璋;;德彪西—评论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2 却尔斯·艾尔逊;劳浩;;培养舞台设计家[J];戏剧艺术;1980年03期
3 王云阶;;来函照登[J];电影;1980年15期
4 平;;伊丽莎白·舒瓦尔茨科普[J];音乐爱好者;1980年02期
5 燕;《大学生》丛刊受到普遍欢迎[J];国外文学;1981年01期
6 邓宗煦;翻译艺术的蒙太奇[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1年05期
7 ;品书录[J];读书;1981年08期
8 雷敢;;由“辟^瘛碧傅轿夜糯笱Ы逃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01期
9 苏渭昌;;鲁迅谈大学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6期
10 王云;;圣诞节的舞会[J];上海文学;198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拥平;;略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的新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芝田稔;;汉语教学的概况和意见[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3 程祥徽;刘羡冰;;澳门的三语流通与中文的健康发展——兼评CHINGLISH[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4 陈明生;;我所知道的金岳霖老师[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5 张恒忠;;教学管理初探[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1990年会议论文汇编[C];1990年
6 黄蔚章;;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浅谈[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1990年会议论文汇编[C];1990年
7 金以林;;南京国民政府发展大学教育述论[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8 山根幸夫;丁贤俊;;辛亥革命文献目录(1973—1981)[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9 刘援越;曲仕茹;雷哲书;高满屯;;图学教育思想一议[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杨渭生;;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A];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荷兰的教育和科学[N];国际商报;2000年
2 丰 捷;人文教育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0年
3 晓渔;美国:能否上大学先看家住哪[N];光明日报;2000年
4 王纪宴;维也纳金色大厅新世纪第一执棒人[N];光明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袁潮;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N];工人日报;2000年
6 北京科技大学 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0年
7 王然;奥地利 环境与永恒的旋律[N];中国社会报;2000年
8 ;学子创业失败 院校也应反思[N];文汇报;2000年
9 唐被南;蓝色多瑙河流经的国度[N];中国电力报;2001年
10 记者 周迅、刘茜;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势在必行[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李娜;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联合;美国新保守主义及其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4年
6 张薇;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郭德红;20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D];河北大学;2005年
8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黄鹂;论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娜;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伯雅;大学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唐爱民;当代中国大学“做人教育”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余郑t,
本文编号:2316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316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