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文化视角下的流行音乐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9 08:00
【摘要】: 流行音乐既是当代社会心理和大众思潮的表达媒介,也是大众文化最典型的文本,因而受到了文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国外的流行音乐研究中,文化视角下的研究已是研究的主流。而就目前国内的状况来看,这方面的成果尚不够丰厚。究其原因,是与相关理论及其成果的引进介绍以及对其的理解消化尚不充分有关。 本文对意识形态、性属、种族、身份/认同、亚文化等文化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脉络进行概括性梳理,对它们在流行音乐研究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从“文化研究”和“流行音乐研究”两个角度来对上述理论和方法作归纳,从而加深对文化视角下的流行音乐研究这一领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整体认识,以图为国内在这个层面的研究的深入开展作些基础工作。 本论文分六个章节: 第一章“文化研究的概念、历史与理论”独立构成。主要对本论题相关文化研究理论的背景进行综述。介绍了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概念、两种研究范式以及流行音乐研究中的文化研究现状。 第二至六章以流行音乐研究和文化研究中都非常重要的五个重要视角“意识形态”、“性属”、“种族”、“身份/认同”、“亚文化”为切入点,分别向两个方向展开论述:一、以理论为基点,介绍该视角在文化研究中是如何产生并发生意义转变的;二、以现象出发,阐述该视角在流行音乐研究中的作用,探寻流行音乐深层的文化意义及社会价值。 本文的结论是: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娱乐功能,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国内对文化视角下的流行音乐研究还刚刚起步,在学界逐渐开始将流行音乐置于文化层面进行研究时,充分理解和消化流行音乐文化研究中的理论方法,进而加深认识和理解流行音乐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理论含义,并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Abstract]:Pop music is not only the expression medium of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y and popular thought, but also the most typical text of popular culture. In the study of pop music abroad, the study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has been the mainstream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current domestic situation, this aspect of the results are not rich enough. The reason is that the introduction and digestion of relevant theories and achievements are not enough.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concept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ideology, sex, race, identity / identity, subculture, etc.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pop music, and sums up the above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e research" and "pop music research". So as to deepen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the field of pop music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in order to do some basic work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this level.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concept, History and Theory of Cultural Stud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levant cultural research theories in this the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the two research paradigm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ultural research in pop music research. The second to sixth chapters start with five important perspectives, "ideology", "sex genus", "race", "identity / identity" and "subculture", which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pop music and culture.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wo directions: first, based on the theory, the author introduces how the angle of view is produced and the meaning changes in the cultural research; Second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ole of this perspective in the research of pop music, and explores the deep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social value of pop music.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pop music, as an important field of popular culture,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simpl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but has become a kind of culture.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pop music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When the academic circles begin to study pop music at the cultural level,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and digest the theoretical methods in the research of pop music culture. Therefore,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deep theoretical meaning behind the phenomenon of pop music culture, and to sort out and summarize i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思虎;;表意的焦虑——文学性思维的价值祛魅[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张建亮;;歧义的动画纪录片与纪录片意识形态运动[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3 黄科安;;域外资源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理论之建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7期

4 冯雅静;;浅析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5 刘少杰;;意识形态层次类型的生成及其变迁[J];学术月刊;2011年02期

6 孙漫;;“赵树理方向”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7 Wilferd A.Peterson;小狐;;我们的尊严[J];疯狂英语(中学版);2011年09期

8 魏望东;;从佛经汉译看翻译对意识形态的消解、建构与维稳作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孙薇娜;;《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女主角的美国价值观[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10 王碧荣;;谷歌中国退出的背后——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看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J];学理论;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龙;陈粤;;美学和意识形态的虚妄——浅谈保罗·德曼的“文学性”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李树刚;潘宏宇;;浅谈“工程装备型”矿井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子华;;走出传统的泥沼——论朱熹义利观的再生意涵[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付文慧;;从中国“寻根小说”的英译透视意识形态和诗学取向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顾颖;;市场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市场机制与意识形态——激励制度的结构架设与功能整合[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江平;;思想解放与“两个解放”[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7 吴承忠;阳纯希;;国外游憩政策初探[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蒋小波;;语言·族群·意识形态[A];2005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骆贤凤;;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述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孔德昭;;论意识形态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俊伟;意识形态的功能及其创新指向[N];学习时报;2009年

2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黄传新 吴兆雪 叶政;深入把握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构成要素[N];人民日报;2010年

3 上海哲学学会会长 陈章亮;意识形态的较量实质是价值观的较量[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南京政治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 南振声 执笔 李书吾;中国发展的意识形态底蕴[N];文汇报;2011年

5 张秀琴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意识形态范畴需要基础理论的澄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何怀远 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部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全球屏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刘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大气层: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新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黄河 通讯员 韩浩;意识形态口第二次工作例会召开[N];阿克苏日报;2007年

9 鲍勇剑;入侵脑细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上海财经大学 鲁品越;以建设性姿态走出“左右泥潭”[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复旦大学;2005年

2 罗生全;符号权力支配下的课程文化资本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晓梅;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包立峰;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6 戚咏梅;深陷重围的骑士精神——高文诗人及其《高文爵士和绿色骑士》[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宏图;都市叙事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D];复旦大学;2003年

8 方珏;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6年

9 汤斌;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语篇特征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张保权;转型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看美国关于气候变化的新闻报道[D];厦门大学;2008年

2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余建荣;论张爱玲的文化历史意义[D];华侨大学;2005年

4 阳春兰;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5 谭志成;发展我国民营银行的经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韩国华;美国报纸上中国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雯;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丽君;大众语篇中的潜在意识形态[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唐玉娟;意识形态对译者措辞的操纵[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19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319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