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论“唱赚”的来源和表演方式

发布时间:2019-01-18 16:01
【摘要】:"唱赚"是宋代一种颇受欢迎的市井文艺形式,反映着宋代民间表演艺术的高度与水平。历史上诸家学者分别对宋代"唱赚"作了相关的研究与阐述。笔者在阅读"唱赚"的相关文章时,发现对唱赚的来源和表演形式论述较少。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唱赚"的来源和表演形式进行论述和研究,最后认为"唱赚"可能更多的是来源于曲子的进一步发展,"唱赚"属于歌曲的可能性比较大。
[Abstract]:The "to make a profit" is a popular literature and art form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reflects the height and level of the folk performing arts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schola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 made relevant research and elaboration on the "to make a profit"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author, in reading the related articles of the "to make a profit", found that the source of the singing and the form of performance are less. So the author discusses and studies the sourc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to make a profit" in this paper, and concludes that the "to make a profit" may be more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music, and the "to make a profit" belongs to the song.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晓兰;;缠令考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廖美英,龙建国;缠令与唱赚考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阳地;谭勇;;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琴曲《阳关三叠》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3 吴蓓蓓;;浅析汉唐间百戏的沿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4 汤其林;唐玲;;从《论语》看孔子的乐舞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5 杨红;儒家音乐思想赏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井华;孙科;;试论唐代诗歌与音乐的交融[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7 周正军;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科理论教学探讨[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年01期

8 王玉玲;;对音乐与文学的相关性及其内在联系的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9 刘莹;;浅谈俄苏歌曲在中国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0年04期

10 王小侠;;浅谈战国时期音乐思想的对立——儒乐安世与墨子非乐[J];北方音乐;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谷迎迎;;浅析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状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林琳;;哈尔滨早期俄侨音乐教育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邓波;;中国1949年以前的和声与对位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王志军;;戏剧文化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中的特殊地位[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3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5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7 左汉林;唐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9 唐会霞;汉乐府接受史论(汉代—隋代)[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玉兰;关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欢;传承古韵载新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国栋;康保二人台的艺术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鲍树柏;古代汉语乐器名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管亚男;《律吕正义.续编》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游婧;驯从·融合·消解[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牛芊;天津地区手风琴教学与演奏发展的探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9 唐琨;素朴齐风 至情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亚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龙建国;《刘知远诸宫调》应是北宋后期的作品[J];文学遗产;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茜;;从开封“盘鼓舞”的发展看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1期

2 刘小琴;;四川宣汉县薅草锣鼓初探[J];中国音乐;2010年03期

3 张艳芳;;吕梁伞头秧歌简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罗敏;;丰富多彩的甘孜州歌舞音乐“卓”[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张竹岩;;中西方戏剧音乐比较研究[J];电影评介;2008年10期

6 孙晓燕;;浅谈朝鲜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18期

7 李国贞;;民间舞蹈“九鲤舞”初探[J];才智;2009年14期

8 王媛媛;;论兼融南北风韵的安徽花鼓灯[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董雪;;试析我国北方四大秧歌的风格特征[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板俊荣;;明万历抄本《钵中莲》之[补缸调]的词谱考释[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马东涛;;潮阳英歌舞概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杨敏;;论海城高跷秧歌传统的表演程式[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张小英;;嵊州吹打的艺术特色[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安玲;;消费品牌:从“《云南映象》后”到“后《云南映象》”[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5 黄强;黄平;;“含灯大鼓”唱声声学特征的初步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黄玉梅;;海盐滚灯保护传承的实践与思考[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7 宫秀丽;;富锦秧歌之文化传承管窥[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宪;高雅与通俗,各走各的路[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徐志明 孙大海 谢春华;“oテ执摹痹傧值蹦昊曰蚚N];宁波日报;2005年

3 吴仁虎;浓情妙笔谱乡音[N];长治日报;2010年

4 商报记者 郑洁;今年北京戏剧圈流行“即兴”[N];北京商报;2011年

5 文暨;还舞蹈本来面目[N];中国民族报;2003年

6 马盛德 李端;马背上的舞蹈[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陈玉华;韩国音乐剧《乱打》掀起厨房革命[N];中国艺术报;2004年

8 金兆钧;当前音乐界热点辨析[N];光明日报;2005年

9 蒋志祥;扭扭扭 东北大秧歌[N];吉林日报;2004年

10 李安;安塞腰鼓[N];中国社会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t,

本文编号:2410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410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c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