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羌笛音乐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9 13:34
【摘要】:羌笛是羌族人惯使用的乐器,其双管并立,制造独特,吹奏时发出尖锐明亮的声响。在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有一种名为筚荜的乐器,当地人叫它"咪咪",也是采用双管构造,其形制、发声原理、音色等都与羌笛酷似。本文拟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寻找其失落的历史文化遗迹。
[Abstract]:Qiang flute is a musical instrument commonly used by Qiang people, its double pipes stand side by side, making a unique, sharp and bright sound when playing. In the Dongxiang nationality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ansu Province, there is a kind of musical instrument called Piper, which is called "Mimi" by the local people. It also adopts the double pipe structure, its shape, sound principle, sound color and so on are similar to Qiang flute. This article plans to carry on the comparison, the research, the search for its los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艺术学院;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成都地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整理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hcy2013c01
【分类号】:J6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巍;;非遗中的竹乐器系列 劫后重说羌笛 春风愿度玉门(下)[J];乐器;2008年08期

2 袁丙昌;;话羌笛[J];乐器;1985年04期

3 廖晓伟;;羌笛悠悠 怨声已经遥远[J];西南航空;2008年09期

4 罗正鑫;;羌笛[J];音乐世界;1980年04期

5 周可奇;胡琴琵琶与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的乐器[J];乐器;1998年04期

6 周锡银;;羌笛考略[J];民族艺术;1986年02期

7 郝毅;;论羌笛与咪咪的关系[J];乐器;1989年01期

8 陈帆 ,马玉光;感谢大漠[J];歌曲;2004年11期

9 ;积淀历史的羌族乐器[J];科学之友(A版);2008年08期

10 张玉萍;李世国;;以工业设计的核心思想释解羌笛的艺术特征与保护策略[J];大众文艺;2010年1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珏娟 裴蕾;悠悠羌笛守望“云朵上的民族”[N];四川日报;2009年

2 张珏娟 裴蕾;悠悠羌笛守望“云朵上的民族”[N];阿坝日报;2009年

3 杨俊;千年羌笛声声情[N];阿坝日报;2007年

4 记者 任丽梅;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在北京吹响[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齐声;羌笛何须怨杨柳[N];音乐周报;2010年

6 朱小钧;让羌族民歌舞蹈一直延续下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徐涟邋梁文 翟群;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 唱出乐观坚强奋斗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李延红;声色娱人,,心詹忘归[N];音乐周报;2007年

9 思哲;因为坚强,高空翱翔[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李泰年;江河源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贡献[N];青海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春明;唐代涉乐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嘉;汶川地震后羌笛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49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449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3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