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胡狂想曲》的创作分析与演奏诠释
发布时间:2020-12-24 05:51
改革开放以来,王建民在民族器乐音乐创作领域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其创作的作品数量众多、体裁丰富、风格各异、创作手法复杂、演奏难度大,而且旋律优美、可听性强、作品立意深远。特别是他所作的四首二胡狂想曲,每一首作品一经问世都掷地有声,不仅在各类音乐作品比赛中屡获大奖,而且在业界及社会也均获得很高的评价。他在狂想曲系列创作中把西洋创作手法和中国传统元素相融,坚持“源于民间、根系传统”的创作基调而又不拘泥于固有创作模式和传统单一调性的创作手法,运用现代作曲技法积极探索创新,所作的作品别出新意,为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二胡作品开辟了先河。《第四二胡狂想曲》作为狂想系列中最新创作的一首作品,更是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术有机融合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在音乐结构、音乐品味、艺术表现力、技术难度上更是大大超越了前三首狂想作品,是作曲家王建民认为突破最大的一首。本文正文分为三个章节,分别从对王建民及其狂想曲系列概述、乐曲的创作分析以及乐曲演奏诠释的研究入手,重点探究乐曲的演奏检释部分,阐述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整理其中的技术难点并做出详细的解释。希望通过详细的演奏分析为广大演奏者在把握乐曲整体音乐风格、演奏...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一章 王建民及其狂想曲系列概述
第一节 王建民简介
第二节 二胡狂想曲系列创作概述
第二章 《第四二胡狂想曲》的创作分析
第一节 《第四二胡狂想曲》之创作背景和创作理念
第二节 《第四二胡狂想曲》之音乐创作特点
第三章 《第四二胡狂想曲》的演奏诠释
第一节 对乐曲的理解和艺术处理
第二节 乐曲演奏技术难点与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系列”指法应用分析及相关思考[J]. 陈春园. 人民音乐. 2017(10)
[2]对有效分析的探索——以解读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调式归属与句法结构为例[J]. 郭新.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5(02)
[3]中国气息 时代特征——王建民的“二胡狂想曲”创作[J]. 钱仁平,唐荣. 中国音乐. 2013(03)
[4]《第四二胡狂想曲》艺术特征解析[J]. 涂致洁. 音乐研究. 2012(06)
[5]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创作访谈录[J]. 郭媛. 人民音乐. 2011(12)
[6]源于民间 根系传统——《第二二胡狂想曲》创作札记[J]. 王建民. 人民音乐. 2003(09)
[7]偏离与回归的完美统一——谈《第一二胡狂想曲》及其演奏[J]. 邓建栋. 人民音乐. 2003(02)
[8]二胡技术训练的方法与目的[J]. 严洁敏. 人民音乐. 2002(09)
[9]论歌曲旋律中特性音调的运用[J]. 王建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2000(03)
[10]旋律力的研究[J]. 王建民. 人民音乐. 2000(02)
硕士论文
[1]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研究[D]. 袁圆.上海音乐学院 2016
[2]《第四二胡狂想曲》的创作技法与风格特征[D]. 马敏.天津音乐学院 2015
[3]《第四二胡狂想曲》演奏技法研究[D]. 陈咏梅.天津音乐学院 2015
[4]对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艺术特点及二度创作的思考[D]. 张磊.中国音乐学院 2013
[5]传统琴弦上的现代“狂想”[D]. 杨奕.江西师范大学 2009
[6]论王建民的二胡作品对二胡艺术发展的意义[D]. 汝艺.上海音乐学院 2007
[7]谈王建民的二胡狂想曲[D]. 孙凰.中央音乐学院 2006
[8]20世纪二胡音乐创作的历史分期及其艺术特征[D]. 汪海元.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35105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一章 王建民及其狂想曲系列概述
第一节 王建民简介
第二节 二胡狂想曲系列创作概述
第二章 《第四二胡狂想曲》的创作分析
第一节 《第四二胡狂想曲》之创作背景和创作理念
第二节 《第四二胡狂想曲》之音乐创作特点
第三章 《第四二胡狂想曲》的演奏诠释
第一节 对乐曲的理解和艺术处理
第二节 乐曲演奏技术难点与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系列”指法应用分析及相关思考[J]. 陈春园. 人民音乐. 2017(10)
[2]对有效分析的探索——以解读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调式归属与句法结构为例[J]. 郭新.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5(02)
[3]中国气息 时代特征——王建民的“二胡狂想曲”创作[J]. 钱仁平,唐荣. 中国音乐. 2013(03)
[4]《第四二胡狂想曲》艺术特征解析[J]. 涂致洁. 音乐研究. 2012(06)
[5]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创作访谈录[J]. 郭媛. 人民音乐. 2011(12)
[6]源于民间 根系传统——《第二二胡狂想曲》创作札记[J]. 王建民. 人民音乐. 2003(09)
[7]偏离与回归的完美统一——谈《第一二胡狂想曲》及其演奏[J]. 邓建栋. 人民音乐. 2003(02)
[8]二胡技术训练的方法与目的[J]. 严洁敏. 人民音乐. 2002(09)
[9]论歌曲旋律中特性音调的运用[J]. 王建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2000(03)
[10]旋律力的研究[J]. 王建民. 人民音乐. 2000(02)
硕士论文
[1]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研究[D]. 袁圆.上海音乐学院 2016
[2]《第四二胡狂想曲》的创作技法与风格特征[D]. 马敏.天津音乐学院 2015
[3]《第四二胡狂想曲》演奏技法研究[D]. 陈咏梅.天津音乐学院 2015
[4]对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艺术特点及二度创作的思考[D]. 张磊.中国音乐学院 2013
[5]传统琴弦上的现代“狂想”[D]. 杨奕.江西师范大学 2009
[6]论王建民的二胡作品对二胡艺术发展的意义[D]. 汝艺.上海音乐学院 2007
[7]谈王建民的二胡狂想曲[D]. 孙凰.中央音乐学院 2006
[8]20世纪二胡音乐创作的历史分期及其艺术特征[D]. 汪海元.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35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93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