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同名双解”之两部不同风格《镜像》作品的创作技巧解读

发布时间:2021-01-03 04:22
  在20世纪诞生的各种新音乐风格中,电子音乐既吸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养料,同时也顺应了音乐艺术发展的潮流,电子音乐的产生由于融合了新的科技元素与艺术创作理念,因此不仅拓展了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也丰富了音乐形式与表现内容。电子音乐诞生以来,在一个传统音乐作品基础上,运用电子音乐创作技术对同一部作品进行“移植”再创作的做法,在法国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作曲家的创作中都有存在,而且笔者发现在一些电子音乐节中的作品中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因此,本论文也将用自己创作的钢琴作品《镜像》为基础,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再创作出一个电子音乐风格的同名作品,并且对两部同名作品在创作技术与音乐哲学上进行对比研究。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同名双解”之两部不同风格《镜像》作品的创作技巧解读


所示,左边谱例与右边谱例分别是“实像”结构与“镜

主题,乐段,织体,对称关系


B 乐段(占卜)的主题由材料 a、b 派生而来如图 10 所示,第一个中 a 的松弛到紧绷再回到松弛的织体特征,而第二个黑框中的占卜主 b 材料派生而来,因为这个占卜主题 b 属于非严格的对称关系,对

对称关系,节奏,乐段,婚礼


所示,旋律主题我们仍然可以看的出来是以“D”音为轴的对称关系,甚至在节奏上也几乎是对称关系,因为它同样由材料b派生而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音乐发展史[J]. 王毅.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02)
[2]解析电子音乐中的两种展开手法[J]. 李鹏云.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8(04)
[3]电子音乐中的空间思维[J]. 李鹏云.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04)
[4]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 张小夫.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2(04)
[5]电脑音乐制作观念[J]. 庄曜.  音乐研究. 2000(03)

博士论文
[1]镜与中国传统文化[D]. 刘艺.四川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关于GRM-Tools在电子音乐作品《自行车日记》中的应用研究[D]. 艾尼瓦尔·瓦吉丁.上海音乐学院 2014
[2]混合类电子音乐创作中复调思维的运用研究[D]. 刘晓初.中央音乐学院 2013
[3]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观念及技法比较研究[D]. 刘臻.西南大学 2013
[4]镜像结构研究[D]. 蒋奕菲.上海音乐学院 2010



本文编号:2954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954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