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传情”—从《唐宫遗韵》看昆曲声腔在二胡演奏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声韵传情”—从《唐宫遗韵》看昆曲声腔在二胡演奏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胡艺术作为器乐艺术的重要代表,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有着深厚、渊博的专业知识与艺术内涵。在多元化、多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艺术的返璞归真反而成为了属于中华民族艺术的宝贵精神与节操。本文通过对改编二胡独奏曲《唐宫遗韵》的解读和分析;结合昆曲《长生殿》的艺术审美与艺术规律;借鉴中国昆曲艺术“声腔化”作用于二胡演奏之中;并尝试通过音乐情感的理解和对音乐的再创作,浅谈二胡音乐创作吸收古典艺术昆曲唱腔风格的演奏艺术表现。
【关键词】:二胡 古典艺术 昆曲 《长生殿》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32.21;J617.5
【目录】:
- 论文摘要3-5
- 引言5-6
- 第一章 《唐宫遗韵》的创作背景与艺术来源6-9
- 第一节 原创作者介绍6
- 第二节 创作背景的文学性6-7
- 第三节 创作艺术来源7-8
- 第四节 艺术创作中的素材8-9
- 第二章 《唐宫遗韵》的二胡演奏分析与再创作9-12
- 第一节 散板部分“人声化”的处理9-10
- 第二节 分析滑音的运用10-12
- 第三章 《唐宫遗韵》再创作的艺术理念与呈现效果12-17
- 第一节 乐曲“人物感”的追寻和深入12-13
- 第二节 “以唱写梦”——二胡演奏的意象表现13-15
- 第三节 “长生殿里御炉旁”——二胡演奏的人性化描写与艺术美化15-17
- 结论17-18
- 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潼;阿炳二胡演奏风格初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2 曹德维;有关二胡演奏技巧二则[J];中国音乐;1997年03期
3 何世雄;;弦中传意绪 弓里寄深情——记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段皑皑[J];上海采风;2008年12期
4 和中;;二胡演奏中的气息问题[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5 周玉明;;首创二胡名曲卡拉OK[J];音乐世界;1992年02期
6 于汉;对二胡演奏弓路问题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8年01期
7 张焰刚;长弓划出亮丽人生──记民盟盟员、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谭勇[J];四川统一战线;2000年09期
8 呼永刚;从时代作品看二胡演奏风格的形成和发展[J];美与时代;2003年09期
9 李荣芝;谈二胡演奏中的音乐记忆[J];乐器;2003年11期
10 王勇;;指随心去,意到声发——二胡演奏中的情感运用[J];艺海;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仕豪;;苏州园林引入昆曲艺术让国宝发扬光大[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2 丁修询;;论京昆之别[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翁国生;;从戏曲演员走向戏剧导演[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吴天行;;序二[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5 林为林;;从《张协状元》说起[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6 周传家;;我所看到、感受到的《张协状元》[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7 杨红平;;水乡原型、昆曲故里、昆山之路、融合空间——昆山城市特色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授予昆剧《张协状元》“中国戏曲学会奖”的通知[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9 永青;;昆剧《张协状元》2001北京座谈纪要[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10 沈祖安;;为新本《张协状元》喝彩[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向芳;从农民儿子到著名二胡演奏家[N];农民日报;2001年
2 林淼;培养素质全面的二胡人才[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朴东生;解读严洁敏二胡演奏[N];音乐周报;2008年
4 金进;“上海之春”17年后再造二胡新星[N];音乐周报;2008年
5 赵岚;二胡:将来的世界性乐器[N];西部时报;2005年
6 李娜;“双音”二胡 天韵动人[N];珠海特区报;2007年
7 裴诺;又是二泉映月时[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王秀梅;如何开展二胡初级教学[N];济宁日报;2008年
9 记者 郑炜君;“令人着魔”的琴艺是怎样练成的[N];嘉兴日报;2006年
10 石一冰;演奏 教学两相宜[N];音乐周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斌;近现代昆曲教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2 朱夏君;20世纪昆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3 郑锦燕;昆曲与明清江南文人生活[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柯凡;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朱琳;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D];苏州大学;2006年
7 朱俊玲;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周立;意义生产与社会行动[D];复旦大学;2010年
9 张春娟;晋商、移民与戏曲[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10 潘妍娜;“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雪;“声韵传情”—从《唐宫遗韵》看昆曲声腔在二胡演奏中的运用[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2 赵昭;高韶青二胡演奏与创作之探讨[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3 于瑶;试论二胡演奏的艺术魅力[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4 唐荣;禅宗智慧与二胡演奏之道[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智晓彤;二胡演奏中技术与情感的思考[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6 向健美;二胡演奏技艺中的情理交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苏静;关于二胡演奏风格南北之比较[D];山西大学;2013年
8 夏冰;“气”与二胡演奏[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9 郭慧;试论二胡演奏中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D];山西大学;2012年
10 王珊;瞿安华二胡演奏与教学特色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声韵传情”—从《唐宫遗韵》看昆曲声腔在二胡演奏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2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