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31 13:55
在贝多芬完成9部交响曲的创作之后,其他作曲家的交响创作出现了危机,勃拉姆斯在如此巨大的压迫感下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被后人喻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历史上许多重要的音乐学者都认为勃拉姆斯创作的这部交响曲深受贝多芬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部交响曲进行结构和音乐的分析,试图寻找其中贝多芬的影子,并且探索勃拉姆斯是如何挣脱巨人的束缚,开创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2019,(18)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曲式结构及音乐分析
(一)第一乐章
(二)第二乐章(P28—P36)
(三)第三乐章(P37—P45)
(四)第四乐章(P46—P86)
二、《c小调第一交响曲》中贝多芬的影子
(一)配器法的传承
(二)主题动机的处理手法
1. 主题动机的原样反复:
2. 主题动机的模进:
(三)特殊节奏型的运用
1. 三连音的动机型节奏。
2. 小附点的推动型节奏。
3. 切割型节奏。
(四)描写胜利旋律的写作
三、勃拉姆斯的创新与发展
(一)第二乐章中出现独奏小提琴的声部
(二)第三乐章形式的创新
(三)民谣音乐的使用
(四)第四乐章的结构创新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J]. 张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5)
硕士论文
[1]勃拉姆斯对贝多芬的继承与发展[D]. 张鹏.西安音乐学院 2014
[2]勃拉姆斯及其《第一交响曲》分析研究[D]. 李博文.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13590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2019,(18)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曲式结构及音乐分析
(一)第一乐章
(二)第二乐章(P28—P36)
(三)第三乐章(P37—P45)
(四)第四乐章(P46—P86)
二、《c小调第一交响曲》中贝多芬的影子
(一)配器法的传承
(二)主题动机的处理手法
1. 主题动机的原样反复:
2. 主题动机的模进:
(三)特殊节奏型的运用
1. 三连音的动机型节奏。
2. 小附点的推动型节奏。
3. 切割型节奏。
(四)描写胜利旋律的写作
三、勃拉姆斯的创新与发展
(一)第二乐章中出现独奏小提琴的声部
(二)第三乐章形式的创新
(三)民谣音乐的使用
(四)第四乐章的结构创新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J]. 张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5)
硕士论文
[1]勃拉姆斯对贝多芬的继承与发展[D]. 张鹏.西安音乐学院 2014
[2]勃拉姆斯及其《第一交响曲》分析研究[D]. 李博文.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13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31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