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满族民歌劳动号子研究 ——以《跑南海》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8-05 20:40
  满族音乐文化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按信史推断已存在4000多年。满族先民千百年来在中国东北地区从事劳动生产,创造出了满族民歌,其中劳动号子是满族民歌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记录着满族人的日常生活情趣,表现了满族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是满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满族是起源于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其居地森林茂密,江河纵横,有丰富的林业和渔业资源,民间素有“棒打狍子瓢舀鱼”之说,满族先民打渔狩猎、生产劳作中的真实反映就是劳动号子。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文化也由群众劳动产生,民间歌曲同样起源于劳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满族先民伴随着生活中最为基础的生产劳作的实践活动,创作出属于本民族的音乐,唱出了最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歌曲,即劳动号子。在满族文化中,劳动号子的地位举足轻重。从这个角度上看,劳动号子是满族民歌文化中的根源和基础。论文共分为六章论述,第一章绪论,分析此次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满族民歌劳动号子,主要介绍满族文化概况及民歌与劳动号子;第三章满族劳动号子的音乐结构与艺术特征,主要详细分析满族劳动号子的音乐结构...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满族民歌劳动号子
    2.1 满族文化概况
    2.2 满族民歌
    2.3 满族劳动号子
第三章 满族劳动号子的音乐结构与艺术特征
    3.1 满族劳动号子的音乐结构分析
    3.2 满族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
第四章 满族劳动号子《跑南海》的历史渊源与形貌分析
    4.1 《跑南海》产生的历史渊源
    4.2 满族劳动号子《跑南海》的音乐特征
    4.3 满族劳动号子《跑南海》的形貌变化
    4.4 满族劳动号子《跑南海》思想内容与现实意义
第五章 满族劳动号子的研究价值
    5.1 满族劳动号子的审美价值
    5.2 满族劳动号子的历史价值
    5.3 满族劳动号子的文化价值
第六章 结论
谢辞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劳动号子传承研究[J]. 邢楠楠.  山东社会科学. 2014(09)
[2]简述满族民歌特征[J]. 何纪红,张丙娜.  满族研究. 2013(02)
[3]试论满族歌谣文本的意象及其象征意味[J]. 殷晶波.  前沿. 2012(07)
[4]满族歌谣——满族民间生活的集中显现[J]. 殷晶波.  满族研究. 2011(04)
[5]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J]. 魏安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5)
[6]浅谈满族民歌的种类[J]. 敖小华.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2)
[7]谈满族民歌的音乐特征[J]. 王纵林.  剧作家. 2009(02)
[8]满族民歌的历史渊源及传统音调特征[J]. 张淑霞,徐国清.  音乐研究. 1997(03)
[9]满族民歌寻踪[J]. 杨久盛.  音乐研究. 1995(02)
[10]满族民歌谈略[J]. 赵志忠.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8(03)

硕士论文
[1]民间生命的狂歌[D]. 杨杉杉.吉林师范大学 2013
[2]满族先民海洋文化的历史记忆[D]. 吴迪.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特征研究[D]. 王海霞.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24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324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3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