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中国古代琵琶艺术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01:05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琵琶艺术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琵琶,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乐器之中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件乐器。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长河中,琵琶以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琵琶既吸收了中原汉族地区弹拨乐器的优点,又结合了西域少数民族曲项琵琶的特点。因此,这件乐器在形制上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随着形制的不断演变,其演奏手法、抱持姿势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本文以琵琶的形制演变过程作为主要的题材,将琵琶形制分为圆形共鸣箱长柄琴体类和梨形琴体两大类,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新疆西域佛窟和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以及中原汉族地区琵琶文物的分析,对琵琶的形制演变进行梳理,展现琵琶形制演变的上千年历史。琵琶的演奏姿势、演奏手法随着其形制的演变也经历了上千年才逐步稳固下来。其演奏姿势从横抱到竖抱,又促使了其演奏手法的不断丰富,到今天琵琶的左右手演奏技巧已经多达五十余种。到了清朝末年,琵琶演奏风格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些不同流派的产生再一次促进了琵琶演奏技巧的发展,使得琵琶演奏技巧逐步丰盈。至此,琵琶艺术既能表现气势磅礴的舞曲,也能表现沉静细腻的文曲。琵琶丰富的表现力也使得琵琶艺术在世界乐器的舞台上独具魅力。从琵琶产生至今,琵琶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它既有外来乐器的影子,又有中原地区汉族乐器的特征,既受到广大文人的亲睐,又在民间广泛流传。其雅俗共赏的特性符合了中国文化的中和之美,其两千年的发展历史使得琵琶这一乐器饱含文化内涵。
【关键词】:琵琶 形制 抱持姿势 演奏技巧 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32.3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一 理论意义11
  • 二 实践意义11
  • 三 研究方法11-12
  • 四 研究现状12-14
  • 第二章 琵琶形制的发展演变14-27
  • 一 中国古代琵琶的传入14-18
  • (一) 秦琵琶 阮咸琵琶 秦汉子14-15
  • (二) 曲项琵琶15-17
  • (三) 五弦琵琶17-18
  • 二 琵琶形制的发展演变18-27
  • (一) 圆形共鸣箱长柄琴体类琵琶18-20
  • 1 “梯形直柄无柱位”琵琶19
  • 2 “直柄有柱位”琵琶19-20
  • (二) 梨形琴体类琵琶20-27
  • 1 五弦直项琵琶21-23
  • 2 四弦曲项琵琶23-25
  • 3 梨形共鸣箱直柄琵琶25-27
  • 第三章 琵琶演奏形态的发展演变27-37
  • 一 古代琵琶的抱持姿势27-31
  • (一) 横抱与竖抱27
  • (二) 圆形共鸣箱长柄琴体类琵琶的持琴姿势27-29
  • (三) 梨形琴体类琵琶的持琴姿势29-31
  • 二 拨子弹奏与指弹演奏31-34
  • (一) 拨子弹奏31-33
  • (二) 指弹演奏33-34
  • 三 琵琶流派的发展34-37
  • 第四章 琵琶艺术的文化内涵37-42
  • 一 中外结合的音乐文化37
  • 二 体现社会历史面貌的音乐文化37-39
  • 三 体现民族审美心理的音乐文化39-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丽伟;琵琶文化散论[J];音乐研究;199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化丽;《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卢盈盈;20世纪20年代以来琵琶艺术发展与演奏技法的演变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琵琶艺术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35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b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