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作、演奏双重视角探究琵琶独奏曲《玉》
发布时间:2021-08-30 20:54
《玉》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朱践耳于1987年创作的一部琵琶独奏曲,在当代琵琶创作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代表性。朱践耳有感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玉的品格形象特点而创作了这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朱践耳将中国传统音乐创作理念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将东西方音乐文化融于其中,使得这部作品借用西方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展现出琵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笔者将从朱践耳及《玉》的创作背景入手,从《玉》的音乐本体分析和演奏实践两个部分入手探究这部作品的艺术内涵,探究作曲家如何用音乐表现“玉”的艺术形象和精神内涵,以及对传统琵琶演奏技法的继承和创新,进而思考这部作品对当下及未来琵琶创作的意义,以求对《玉》以及琵琶的艺术表现力、创作和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作为琵琶演奏者,笔者希望通过将理性的分析(音乐本体分析)和感性的体验(演奏实践)相结合对其进行研究,对传统的琵琶艺术在当下的发展有更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
【文章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朱践耳及琵琶独奏曲《玉》创作背景
第一节 朱践耳及其创作
第二节 琵琶独奏曲《玉》的创作背景
第二章 琵琶独奏曲《玉》的音乐本体分析
第一节 中西融合的曲式结构
第二节 “四音列”的旋律特点
第三节 “主和弦”色彩的的和声运用
第三章 琵琶独奏曲《玉》的演奏技巧分析
第一节 对传统演奏技法的传承
第二节 对传统演奏技法的新探索
第四章 琵琶独奏曲《玉》创作与演奏特点的美学思考
第一节 《玉》的艺术价值
第二节 当代琵琶作品创作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对朱践耳室内乐《玉》的创作分析[J]. 阮昆申. 音乐创作. 2016(03)
[2]显隐相间 时空魅力——浅析节奏要素在琵琶独奏曲《玉》和《点》中的应用[J]. 李宁宇.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0(03)
[3]琵琶反正弹技术及其美学价值[J]. 董楠. 中国音乐. 2005(04)
[4]玉[J]. 朱践耳,杨惟订. 音乐创作. 1998(04)
[5]关于《玉》的创作构想[J]. 朱践耳. 音乐创作. 1998(04)
[6]朱践耳的琵琶独奏曲《玉》[J]. 汪培元.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8(02)
[7]流派篇[J]. 刘德海.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5(01)
[8]旅程篇[J]. 刘德海.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4(02)
[9]凿河篇[J]. 刘德海.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9(01)
硕士论文
[1]室内乐作品《玉》中的人文体现及中国玉文化思想的折射[D]. 许诺.四川音乐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373488
【文章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朱践耳及琵琶独奏曲《玉》创作背景
第一节 朱践耳及其创作
第二节 琵琶独奏曲《玉》的创作背景
第二章 琵琶独奏曲《玉》的音乐本体分析
第一节 中西融合的曲式结构
第二节 “四音列”的旋律特点
第三节 “主和弦”色彩的的和声运用
第三章 琵琶独奏曲《玉》的演奏技巧分析
第一节 对传统演奏技法的传承
第二节 对传统演奏技法的新探索
第四章 琵琶独奏曲《玉》创作与演奏特点的美学思考
第一节 《玉》的艺术价值
第二节 当代琵琶作品创作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对朱践耳室内乐《玉》的创作分析[J]. 阮昆申. 音乐创作. 2016(03)
[2]显隐相间 时空魅力——浅析节奏要素在琵琶独奏曲《玉》和《点》中的应用[J]. 李宁宇.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0(03)
[3]琵琶反正弹技术及其美学价值[J]. 董楠. 中国音乐. 2005(04)
[4]玉[J]. 朱践耳,杨惟订. 音乐创作. 1998(04)
[5]关于《玉》的创作构想[J]. 朱践耳. 音乐创作. 1998(04)
[6]朱践耳的琵琶独奏曲《玉》[J]. 汪培元.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8(02)
[7]流派篇[J]. 刘德海.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5(01)
[8]旅程篇[J]. 刘德海.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4(02)
[9]凿河篇[J]. 刘德海.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9(01)
硕士论文
[1]室内乐作品《玉》中的人文体现及中国玉文化思想的折射[D]. 许诺.四川音乐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373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37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