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胡演奏技术研究初探
发布时间:2017-05-02 15:09
本文关键词:20世纪二胡演奏技术研究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20世纪二胡艺术经历了近一百年的历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二胡艺术在作品创作、演奏技术、教学传承与理论研究领域上硕果累累。尤其在演奏领域,二胡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引人注目。与此相关的研究论述洋洋大观,各抒己见。本人以二胡演奏技术为立足点,从历史学、形态学和美学角度综观20世纪二胡演奏技术的概观,以期为二胡艺术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为二胡演奏技术研究系统理论工程的构建作前期整体分析的铺垫,为二胡演奏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文章分三个章节,第一章,历史回眸——二胡演奏技术的发展轨迹;第二章,操琴之法——二胡演奏技术的主要类别及其特征;第三章,“指与音和音与意和”——二胡演奏技术的艺术表现。其中,第一章节设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分为五个部分,从史学角度简略梳理了20世纪二胡演奏技术由简入繁、由少渐多的发展轨迹,史论结合,通过纵横分析比较,寻找各个阶段的异同点和关联点,明晰出20世纪二胡演奏技术发展脉络。第二章节拟就形态学角度,分析二胡演奏技术的主要类别,将其定性为“硬件”和“软件”技术两部分。此部分着意将二胡演奏者音乐修养和人文修养归于“软件”技术并入演奏技术内容讨论,,详述了两部分的内容,并探讨了两者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第三章节则从音乐美学角度着重于二胡演奏技术的艺术表现。首先探讨演奏技术的艺术功用,提出演奏技术是音乐文本转换为音响的媒介这一观点,并列举了揉弦、滑音和浪弓三种代表性技法阐述二胡演奏技术的艺术表现。通过对三个章节的论述,初步探索二胡演奏技术理论体系。文章在结语处将二胡技术发展旺盛不衰的生命力归结于对民族音乐源泉的执着汲取,同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问题的所在,如“曲文不均”“营养不良”等等,以期引起二胡界的重视,留待在实践中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二胡演奏技术 发展历史 主要类别 艺术表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32.2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9
- 第一章 历史回眸——二胡演奏技术的发展轨迹9-27
- 第一节 民风乡趣:周少梅时期的二胡演奏技术9-12
- 第二节 中西融合:刘天华专业二胡学派的演奏技术革新12-16
- 第三节 在野之音:民间二胡演奏技术状况16-19
- 一 民间音乐家阿炳的演奏技法16-18
- 二 民间音乐家孙文明的演奏技法18-19
- 第四节 多元和鸣:1949—1979年二胡演奏技术的迅速发展19-23
- 第五节 竞技时代:80年代至20世纪末二胡演奏技术的成熟23-27
- 第二章 操琴之法——二胡演奏技术的主要类别及其特征27-36
- 第一节 弦指应器:二胡演奏的"硬件"技术27-33
- 第二节 意求弦外:二胡演奏的"软件"技术33-34
- 第三节 成于内而形于外:二胡演奏"硬件"与"软件"技术的辨证统一34-36
- 第三章 "指与音和 音与意和"——二胡演奏技术的艺术表现36-44
- 第一节 二胡演奏技术的艺术功能36-37
- 第二节 常用二胡演奏技术的艺术表现37-44
- 1 揉弦38-41
- 2 滑音41-42
- 3 浪弓42-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8
- 后记4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文迪;;浅析当今二胡作品创作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J];北方音乐;2011年10期
2 王文迪;;50-70年代二胡艺术发展的几个方面[J];音乐大观;2012年01期
3 王文迪;;高师二胡教学中快弓技术的解决[J];音乐时空;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商文静;论刘文金二胡作品中的传承与创新[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20世纪二胡演奏技术研究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4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