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两首手风琴重奏作品的演奏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12:13
  如今手风琴已不仅仅作为一件伴奏或者独奏乐器出现在听众面前,更多的是以重奏、室内乐等形式。我们在学习独奏的同时,弹好重奏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佐罗塔耶夫被认为是苏联最伟大的巴扬作曲家之一。他的《回旋随想曲》是为数不多的为手风琴三重奏所写的作品,很多手风琴大师都演奏过,它的创作风格和演奏技法都极具有佐罗塔耶夫的风格,又是佐罗塔耶夫生命最后几年所写,其内涵和研究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另一部作品《无动于衷》是由两位法国作曲家约瑟夫·科洛穆博和托尼·穆列纳共同创作的富有爵士风格的缪赛特舞曲,这首曲子到目前为止,都是手风琴爱好者们所钟情的一首作品,弹好这种风格的重奏作品也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这两首作品是笔者在研究生阶段一直练习的曲目,虽然都是重奏作品,但从演奏上的感受是极为不同的,笔者从自身演奏实践和演出的经验出发,将两部作品进行一一剖析,在演奏技术上给出建议与心得,希望通过该论题对以后想要学习演奏这两首重奏作品的演奏者演出起到理论、教学和演奏上的借鉴和启发。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回旋随想曲》
    第一节 作曲家生平
    第二节 创作背景
第二章 《回旋随想曲》演奏技术分析
    第一节 曲式结构特征
    第二节 演奏技术分析
        一、手指触键技术
            1,连断式的触键技术
            2,快速跑动的触键技术
            3,平行三度上行音阶的触键技术
            4,卡农式旋律的触键技术
        二、节奏
            1,稳健清晰的节奏
            2,快速跑动的节奏
        三、风箱的运用
            1,风箱的划分
            2,特殊音型的抖风箱
第三章 《无动于衷》
    第一节 作曲家生平
    第二节 创作背景
第四章 《无动于衷》演奏技术分析
    第一节 曲式结构特征
    第二节 演奏技术分析
        一、手指触键技术
            1,旋律声部的触键技术
            2,伴奏声部的触键技术
        二、节奏
            1,爵士摇摆的节奏
            2,出人意料的节奏
        三、变音器的设计
            1,Trio段之前的变音器设计
            2,Trio段之后的变音器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佐罗塔耶夫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特点[J]. 何巍.  电影评介. 2008(23)
[2]试论手风琴演奏的触键技术和方法[J]. 赵晓刚.  艺术广角. 2008(04)
[3]如何引导学生练习手风琴重奏[J]. 吴宗奎.  小演奏家. 2002(07)

硕士论文
[1]手风琴改编曲《玫瑰玫瑰我爱你》作品和演奏技术分析[D]. 罗敏.上海师范大学 2016
[2]佐罗塔耶夫三重奏《回旋随想曲》的音乐研究[D]. 张克森.新疆师范大学 2012
[3]法国流行手风琴音乐的发展历程与影响[D]. 林璇.湖南师范大学 2011
[4]佐罗塔耶夫六组儿童组曲研究[D]. 王德聪.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11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511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e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