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音乐表演“忠实对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8 14:50
  在音乐表演中人们关注最多的即忠实性问题。本文将从现象学、释义学、哲学等角度,由忠实性的源起作为出发点,从忠实性的概念,可忠实的不同方面,如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表演声音的物理及心理影响方面、以及“文本”等进行深入研究。正是由于作曲家创作意图的不确定性以及表演声音在可以捕捉到的物理方面的多样性、听众对于欣赏作品时的身份认同和历史嵌入等问题的主观性,致使我们对究竟何为忠实对象的追求存在着许多困难。忠实即意味着对象的标准化,但标准化在表演中实质是不存在的,而对音乐的理解是表演者能否成功演绎作品的关键也是基础。因此,本文站在表演者的角度试图找到音乐表演的忠实对象,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忠实性”的基本认识
    第一节 “忠实性”产生的原由
    第二节 “忠实性”的层次
    第三节 原作的探索历程
    小结
第二章 作为忠实对象的意图
    第一节 意图概念的界说
    第二节 意图的有效性范围
    第三节 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以轻歌剧《蝙蝠》为例
    小结
第三章 作为忠实对象的声音
    第一节 乐器的改进
    第二节 演奏环境的变更
    第三节 有意识的“听”
    小结
第四章 作为忠实对象的“原作”
    第一节 乐谱不等于原作
    第二节 “原作”是“无”
    第三节 变化中的“文本”
    第四节 对“忠实对象”问题的再思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述欧洲声乐艺术传播场所的历史演变[J]. 田宏玲.  大舞台. 2013(05)
[2]西洋木管乐器的演化轨迹(上)[J]. 陈建华.  乐器. 2010(02)
[3]19世纪欧洲文化沙龙对音乐发展之影响[J]. 郭红豆.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9(03)
[4]音乐作品存在方式及意义之符号学思考[J]. 黄汉华.  音乐研究. 2005(04)
[5]“新艺术”时期的音乐观念、音乐受众和音乐家生存方式[J]. 伍维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02)
[6]论音乐记谱法的演进与发展[J]. 马春莲.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7]观演场所变迁与中国传统审美观[J]. 李纯.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2(02)
[8]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J]. 华天礽.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02)
[9]口传传统和音乐记谱法[J]. 利奥·特莱特勒,欧阳韫.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7(03)
[10]现代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演变[J]. 张前.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1(02)

博士论文
[1]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 夏滟洲.上海音乐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687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687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f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