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融合与创新—蒙古族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技法表现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28 22:11

  本文关键词:融合与创新—蒙古族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技法表现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创造并积累了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蒙古族音乐因其独特的艺术文化成为中国“音乐百花园”中的“奇葩”。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在我国民族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又称“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性格热情、豪爽,在百年的发展中,蒙古族也形成了自己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发展与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学的发展紧密相连,诗配以乐,歌含有诗,诗歌并存。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又与二胡这个中国传统的乐器如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其实,二胡与蒙古族最传统的马头琴“同宗同族”,都是由“奚琴”逐渐演变过来的,而随着岁月的变迁,二胡作为民族乐器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它与蒙古族音乐之间的融合和创新也正日渐增加。 本篇论文以二胡与蒙古族风格乐曲的融合和发展为对象,以对四首二胡演奏的蒙古风格乐曲为基础。以二胡与蒙古族音乐的联系为依托,对二胡演奏蒙古族音乐的开端,发展和高潮,出现的问题和所而临的挑战等方面问题,做详细的介绍与阐述。通过多个典型个案反映出蒙古族音乐在用二胡演绎时的情况。 本文用《塞外情思》、《草原情歌》等一系列蒙古族音乐作品实例,举证阐述了二胡演奏蒙古族风格音乐的独特性,一是二胡的音色是最具人声韵味的如歌音色、二是二胡同马头琴一样也是最能展现蒙古族民族精神的民族乐器;此外二胡在演奏蒙古族风格音乐上其演奏技巧方面的创新也在本文中有所介绍,如:拨奏、抛弓、马鸣等。论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论证了二胡在演奏蒙古族风格乐曲,如《赛马》、《奔驰在千里草原》、《战马奔腾》、《草原新牧民》时,其有别于马头琴、四胡等民族乐器的独特艺术风格和特点,指出了对学习二胡者应注意和把握的重点和难点。为学习二胡者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二胡 蒙古族风格音乐 演奏技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32.2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意义8-9
  • 一、选题缘起8-9
  • 二、研究的意义9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9-10
  • 一、研究目的9
  • 二、研究方法9-10
  • (一) 文献研究法9-10
  • (二) 经验总结法10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10-14
  • 一、概念界定10-11
  • 二、文献综述11-14
  • 第二章 二胡与蒙古族音乐的交融14-20
  • 第一节 二胡与蒙古族音乐融合的开端14-16
  • 一、二胡起源于蒙古族14
  • 二、二胡与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的渊源14-16
  • (一) 构造方而15-16
  • (二) 技巧方面16
  • (三) 音乐风格方面16
  • 第二节 二胡与蒙古族音乐融合的发展与高潮16-18
  • 一、二胡与蒙古族音乐融合的发展16-17
  • 二、二胡与蒙古族音乐融合的高潮17-18
  • 第三节 二胡与蒙古族音乐融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8-20
  • 一、二胡与蒙古族音乐融合面临的问题18-19
  • 二、二胡与蒙古族音乐融合面临的挑战19-20
  • 第三章 二胡演奏蒙古族风格音乐的优势20-24
  • 第一节 最具人声韵味如歌的音色20-22
  • 第二节 二胡是如同马头琴一样展现蒙古族民族精神的乐器22-24
  • 第四章 实例分析和论证二胡演奏蒙古族风格音乐的优势所在24-49
  • 第一节 作品《赛马》的曲式分析24-31
  • 一、作品《赛马》的概述24-25
  • 二、作品《赛马》的曲式分析25-29
  • 三、拨弦、快弓在《赛马》中的独特运用29-31
  • 第二节 《战马奔腾》的演奏难点分析31-39
  • 一、作品《战马奔腾》的概述31
  • 二、作品《战马奔腾》的演奏详解31-37
  • 三、《战马奔腾》中模仿马蹄声等演奏技法的创新37-39
  • 第三节 分析《奔驰在千里草原》的演奏要点39-46
  • 一、作品《奔驰在千里草原》的概述39-40
  • 二、作品《奔驰在千里草原》的要点把握40-44
  • 三、《奔驰在千里草原》中抛弓、滑音、自然泛音的特殊处理44-46
  • 第四节 《草原新牧民》的分析46-49
  • 一、作品《草原新牧民》的概述46
  • 二、作品《草原新牧民》的曲式和演奏技巧详解46-48
  • 三、仿马头琴装饰打音等技巧在《草原新牧民》中的体现48-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2-53
  • 致谢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畅;;二胡声声忆文明[J];海燕;2010年10期

2 赵寒阳;;二胡曲与中国诗词[J];音乐世界;1993年07期

3 赵寒阳;学习二胡问答[J];小演奏家;2004年01期

4 刘海生;;赛马[J];北大荒文学;2008年05期

5 金伟;“搂弦”在陕西风格二胡曲中的作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6 崔哲;;浅谈《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和钢琴曲研究的若干问题[J];艺术研究;2007年02期

7 张弓;;常拉二胡可以陶情畅意益智[J];养生月刊;2007年11期

8 弃土;;忧伤的琴声[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0年01期

9 张先永;;刘天华如何吸收西洋音调[J];北方音乐;2010年04期

10 乌兰;;蒙古族谚语[J];华夏地理;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格斯;;“蒙古族传统游戏,棋牌玩法的教学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2 苏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3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7年9月——11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4 乌林花;温都尔木乐;段其木格;;子课题《蒙古族传统舞蹈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7年9月——12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5 陶格斯;;“蒙古族传统游戏棋牌玩法的教学研究”终期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6 金图雅;乌兰图雅;;论文《浅谈蒙古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麦丽素;李其木格;;《浅谈蒙古族舞蹈教学应从培训幼儿的兴趣着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陈山;;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蒙古族茶用植物的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乌林花;;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民俗与幼儿生活相结合的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乌林花;;2008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民俗与幼儿生活相结合的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崇先鸣;立志弘扬民族艺术的人[N];通辽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何汀;柴达木,歌声如潮[N];青海日报;2009年

3 邹万银;蒙古族古典家具[N];内蒙古日报(汉);2004年

4 贺希格陶克陶;蒙古族舞蹈艺术理论与莫德格玛[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阎春霞 实习生 高宏鑫;用镜头展示草原文化魅力[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王力军;架起民族文化交流的彩虹[N];通辽日报;2006年

7 ;通辽市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N];通辽日报;2007年

8 建华;男子摔跤为我省收获首枚奖牌[N];青海日报;2007年

9 张世荣;伴着鸿雁起飞 倚着马鞍歌唱[N];通辽日报;2007年

10 ;沈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N];沈阳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荣;蒙古族好汉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萨础拉;蒙古族当代话剧文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桑郁;云南通海蒙古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冰梅;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永花;伪满时期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白秀峰;蒙古族、达斡尔族人与异类婚配型故事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佳;融合与创新—蒙古族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技法表现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薛晓辉;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胡春香;论蒙古族习惯法与刑法的冲突与调适[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沙仁花;蒙古族缝制品的纹饰工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宝永;《蒙古—卫拉特法典》中的刑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吴日娜;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二重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利玲;蒙汉族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逯静;蒙古族酒具技术浅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胡乌仁;额济纳野生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佩文;清代蒙古族鼻烟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融合与创新—蒙古族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技法表现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03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6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