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江南丝竹中的琵琶演奏艺术

发布时间:2017-05-30 04:07

  本文关键词:江南丝竹中的琵琶演奏艺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江南丝竹作为江南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自江南丝竹诞生起,人们对它的关注始终没有停止过,在学者们长期不懈的努力下,江南丝竹的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目前,江南丝竹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国内,所有文章散见于全国各大音乐期刊中,主要可以分为:综述、史论、音乐风格、演奏艺术、丝竹名家五个方面。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从1994年到2006年,在中文核心期刊类杂志中的大体情况如下: ①江南丝竹综述类研究的文章近10篇,主要从基本概况、社会调查等方面对江南丝竹进行研究。 ②江南丝竹史论类研究的文章10余篇,主要从起源追溯、历史考证等方面对江南丝竹进行研究。 ③江南丝竹音乐本体类研究的文章近30篇,主要从音乐风格、旋律织体以及曲式结构等方面对江南丝竹进行研究。 ④江南丝竹演奏艺术类研究的文章11篇,主要针对江南丝竹乐队中的器乐演奏艺术进行研究。 ⑤江南丝竹演奏名家类研究的文章7篇,主要从人物贡献、生平等方面进行研究。 目前,,对于江南丝竹史论类及音乐风格、曲式旋法方面的研究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于江南丝竹中具体的器乐演奏艺术,相对而言,文献较少。而在相关的演奏艺术研究中,又以二胡、笛和扬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有关江南丝竹中琵琶演奏艺术的资料更是研究的薄弱环节。 本文主要针对琵琶在江南丝竹合奏乐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从演奏艺术角度切入,来阐述琵琶在江南丝竹音乐中独到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这对江南丝竹中的琵琶演奏领域和对江南丝竹音乐及其琵琶音乐研究,都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琵琶 江南丝竹 演奏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32.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第一章 丝竹与江南丝竹9-16
  • 第一节 丝竹乐9-10
  • 一、历史9
  • 二、分类及特征9-10
  • 第二节 江南丝竹10-11
  • 一、渊源10
  • 二、定名10-11
  • 第三节 江南丝竹合奏乐形式11-13
  • 一、典型的乐器组合形式11-12
  • 二、不同演奏及排列形式12-13
  • 第四节 江南丝竹乐曲13-16
  • 一、风格特征13-14
  • 二、乐曲来源14-15
  • 三、代表性乐曲15-16
  • 第二章 江南丝竹合奏乐中的琵琶16-19
  • 第一节 琵琶在江南丝竹合奏乐中的历史16-17
  • 一、前期16
  • 二、"新丝竹"时期16-17
  • 第二节 琵琶在江南丝竹合奏乐中的功能17-19
  • 一、丰富音形态17
  • 二、促进织体发展17-18
  • 三、完善乐器组合形式18-19
  • 第三章 江南丝竹合奏乐中的琵琶演奏特色19-24
  • 第一节 声音特性19-20
  • 一、音色19
  • 二、音量19
  • 三、音区19-20
  • 第二节 主要演奏技法20-21
  • 一、右手主要技法20
  • 二、左手主要技法20-21
  • 第三节 艺术加工手法21-24
  • 一、润饰21-22
  • 二、和音22
  • 三、加花22
  • 四、嵌当22-24
  • 第四章 不同表现与运用24-30
  • 第一节 与其它弹拨类乐器的比较24-25
  • 一、合奏织体的比较24
  • 二、表现技法的比较24-25
  • 1,润腔方式24-25
  • 2,变奏方式25
  • 第二节 不同乐曲中的琵琶演奏情况25-27
  • 一、不同速度的乐曲25-26
  • 二、不同主奏乐器的乐曲26-27
  • 第三节 《中花六板》中的不同琵琶演奏版本27-30
  • 一、谱例比较27-28
  • 二、技法分析28-29
  • 三、个人风格分析29-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3
  • 附表33-34
  • 附表1:流行于浙江地区的江南丝竹曲目33
  • 附表2:流行于江苏地区的江南丝竹曲目33-34
  • 附表3:流行于上海地区的江南丝竹曲目34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江南丝竹中的琵琶演奏艺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06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3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