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与琵琶特殊演奏技法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古典吉他与琵琶特殊演奏技法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论文研究的范畴主要界定在古典吉他和琵琶的本体领域中进行,在研究思路上,着重古典吉他和琵琶自身的技巧特征及特性,通过对古典吉他与琵琶在特殊演奏方法上的分析、比较,找出古典吉他与琵琶在演奏技法的相同特征和两者存在的差异点,理清其本质特性与衍生的关系,丰富弹拨乐器的表现能力,并进行综合研究。 目前,在艺术文化世界化趋势日趋显著的状况下,怎样在保持传统演奏技巧的同时,受容“他者”并经整合,通过新的技术创造来优化“自我”,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对同样作为舶来艺术的吉他与琵琶两者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并存的现状的研究,将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中西音乐元素的融合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基于以上现状,本论文在如下方面进行研究、阐述: 1.阐述吉他与琵琶的渊源和所具有的外在特征,介绍各自乐器的名称、构造等不同的形态特征。 2.以目前西方的吉他和东方中国的琵琶为代表的形态为基准,并以各自乐器的演奏技法中的指法技巧为契机,对两种乐器—古典吉他和琵琶的特征、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借鉴谱例、文献图片等佐证、分析归纳、技巧特点。 3.从多方面对相关弹拨乐器的渊源进行分析、研究,以吉他与琵琶的演变、分化、发展等做为切入点,阐释吉他与琵琶间的异同点,同时通过对上述两者特殊演奏技法的表现形式的综合分析及比较,进一步明确本论文的中心内容。 4.综合分析两者在流入中国的,在传承传统、受容“他者”过程中的具体变异现象及原因。 5.通过吉他和琵琶在中国传统与当今音乐中运用的具体技巧实例,进一步阐明两者在近现代作品中的引用和延伸发展状态。
【关键词】:古典吉他 琵琶 渊源 平行发展 影响关系 演奏技法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23.2;J632.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1
- 1.1 选题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意义10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0-11
- 第二章 吉他与琵琶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奏技法11-17
- 2.1 吉他的发展脉络11-13
- 2.2 琵琶的发展脉络13-17
- 第三章 吉他与琵琶主要演奏技法17-27
- 3.1 吉他的主要演奏技法17-22
- 3.2 琵琶的主要演奏技法22-27
- 第四章 吉他与琵琶主要演奏技法比较27-47
- 4.1 吉他与琵琶演奏技法的比较27-33
- 4.2 作品中技法运用的比较33-44
- 4.3 形成技法相同、相异的原因分析44-47
- 4.3.1 形成相同技法原因之分析44
- 4.3.2 形成相异技法原因之分析44-47
- 第五章 结论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0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万玲;浅谈音乐创作中形象化手段的审美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王毅;;综合视野中的音乐与舞蹈观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晓宏;论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特征及艺术表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4 黄铨剑;;评黎英海钢琴伴奏音乐的艺术特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郑顺女;如何实现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造[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陈俊凤;;对电影音乐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几点研究[J];电影评介;2006年16期
7 邵华;古典奏鸣曲式溯源[J];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施咏;对音乐审美“异化”现象的剖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龚妮丽;;试论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J];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04期
10 石蔚;《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探析[J];管子学刊;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心希;;泉州书院、社学的发展与朱熹理学思想的深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韩梅;;张扬个性,,追求风格——由《七子之歌》教学导入设计引发的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2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3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傅晶;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9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琴;《溪山琴况》中的音乐审美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的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乐心;比包普[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4 高静 ;罗西尼对歌剧戏剧性的拓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章容;论音乐与菲茨杰拉德的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邓深海;技术与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雄鹰;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向健美;二胡演奏技艺中的情理交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曾芳;中小学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古典吉他与琵琶特殊演奏技法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0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