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都市背景中广州当代琴人群体的雅集组织形态、琴乐语言表达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21:15

  本文关键词:都市背景中广州当代琴人群体的雅集组织形态、琴乐语言表达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篇论文以广州琴人群体其组织形态、琴乐语言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社会学和音乐学交叉性的研究,其主旨在于通过广州琴人群体雅集活动的田野考察,将其放置于具有多层文化积淀的千年都市的当代背景之中,以社会组织学的视角观察雅集活动同社会的互动关系,探讨琴人群体其组织结构和角色分层之本质特性和内在逻辑;以音乐学视角的多个维度观察琴人琴乐音响语言的陈述结构、音色聚合、音时展衍,探讨其琴乐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与同一性。以此了解身处全球化和大众文化边缘的琴人群体,在都市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的位秩,从而厘清琴人群体身份的性质以及如何以是的问题。
【关键词】:都市背景 琴人组织 琴乐语言
【学位授予单位】:星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32.31
【目录】:
  • 目录3-7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第一章 绪论10-32
  • 第一节 琴学文献与理论综述10-26
  • 一、琴论研究10-15
  • (一) 琴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10-13
  • (二) 琴乐美学研究13-15
  • 二、琴律研究15-17
  • (一) 琴律理论研究15-16
  • (二) 琴律数理方法论研究16-17
  • 三、琴史研究17-20
  • (一) 琴史通论与断代史研究17-18
  • (二) 琴徽考据专题研究18-19
  • (三) 琴人考据专题研究19
  • (四) 国外琴乐专题研究19-20
  • 四、琴谱研究20-23
  • (一) 谱式研究20-21
  • (二) 打谱研究21-23
  • 五、琴派研究23-24
  • (一) 琴派传承研究23-24
  • (二) 琴派研究理论与方法24
  • 六、琴人研究24-26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26-30
  • 一、研究对象26
  • 二、选题意义26-30
  • (一) 理论意义26-28
  • (二) 方法论意义28-30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0-32
  • 第二章 广州琴人群体生存的都市人文背景及历史记忆中的岭南琴乐渊源32-54
  • 第一节 广州琴人群体生存的都市人文背景33-42
  • 一、地理区位与自然条件33-34
  • 二、广州文化层积34-42
  • (一) 广州本土古越先民文化与中原移民文化的融合35-39
  • 1. 前秦和秦汉"越汉杂处"时期36-37
  • 2. 秦汉以后"汉越融合"时期37-39
  • (二) 汉越文化和海外文化的融合39-42
  • 1. 海外宗教文化在广州的交流40-41
  • 2. 海外科学文化在广州的交流41-42
  • 第二节 历史记忆中的岭南琴乐渊源42-53
  • 一、岭南琴乐发展的第一阶段-宋代时期43-45
  • 二、岭南琴乐发展的第二阶段-明代时期45-47
  • 三、岭南琴乐发展的第三阶段-清代以来47-53
  • 本章小结53-54
  • 第三章 琴人群体雅集组织的形态研究54-101
  • 第一节 礼失求诸野:琴人群集雅集活动的田野考察55-79
  • 一、2007年底至2009年度琴人群体雅集活动总体概况55-57
  • 二、2007年底至2009年度琴人群体雅集活动的分类简述57-79
  • (一) 类型一:纪念杨新伦诞辰110周年的古琴雅集系列活动57-68
  • (二) 类型二:赈灾义演的古琴雅集活动68-71
  • (三) 类型三:日常性古琴雅集活动71-79
  • 第二节 琴人群体的雅集组织的形态要素分析79-100
  • 一、人员结构统计分析79-88
  • (一) 雅集人员的出席频率和人数统计79-81
  • (二) 雅集人员的性别统计81-82
  • (三) 雅集人员的学历统计82-84
  • (四) 雅集人员的年龄统计84-88
  • 二、多重角色的社会学分析88-100
  • (一) 角色构成方式:琴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88-90
  • (二) 角色存在形态:主观角色和实际角色90-100
  • 结语100-101
  • 第四章 琴人群体的琴乐语言101-202
  • 第一节 琴乐语言的谱本分析102-108
  • 一、《鸥鹭忘机》的琴乐解题102-105
  • 二、《鸥鹭忘机》的琴乐版本105-108
  • 第二节 琴乐音响语言的结构陈述108-131
  • 一、琴乐音响语言陈述的宏观布局108-114
  • (一) 琴乐音响语言的结构布局108-109
  • (二) 琴乐音响语言的音区布局109-111
  • (三) 琴乐音响语言的句法布局111
  • (四) 琴乐音响语言的落音布局111-113
  • (五) 琴乐音响语言的调式布局113-114
  • 二、琴乐音响语言陈述的微观结构114-131
  • (一) 音核组织114-119
  • (二) 音核组织在同宫场内的变易与传递119-128
  • (三) 琴乐音响语言的结构特点128-131
  • 1. 对称性128-129
  • 2. 平衡性129-131
  • 第三节 琴乐音响语言的音时展衍131-156
  • 一、琴乐音时语言的速度研究131-143
  • (一) 宏观速度布局与微观速度陈述132-133
  • (二) 音时语言之速度要素的分析与归纳133-143
  • 1. 宏观速度的分析与归纳134-137
  • 2. 微观速度的分析与归纳137-143
  • 二、琴乐音响语言的节拍与节奏研究143-156
  • (一) 音时语言的节拍体系多层划分143-147
  • 1. 段拍、句拍和字拍之定义144-145
  • 2. 音时语言节拍体系划分的数理呈示145-147
  • (二) 音时语言节拍体系的分析与归纳147-156
  • 1. "非均分性律动"的节拍表达方式147-152
  • 2. "韵律性律动"的节拍表达特质152-156
  • 第四节 琴乐音响语言的音色聚合156-202
  • 一、四位琴人音色语言的节奏律动、音色分离与结构布局157-171
  • (一) 横向铺陈中音色律动节奏的数理归纳158-161
  • (二) 横向铺陈中的音色分离161-166
  • 1. 音色分离:点状音色和块状音色的基态描述161-162
  • 2. 音色分离:点状音色和块状音色的分形描述162-166
  • (三) 横向铺陈中的音色布局166-171
  • 1. 音色布局的材料来源166-167
  • 2. 音色布局的展衍方式167-170
  • (1) 分层镶嵌的展衍方式168-169
  • (2) 分层转接的展衍方式169-170
  • 3. 音色布局的整体架构170-171
  • 二、四位琴人音色语言的声学研究171-202
  • (一) 四位琴人琴乐音色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声学测量173-174
  • 1. 琴乐音色研究的理论视角173
  • 2. 琴乐研究的声学测试173-174
  • (二) 四位琴人琴乐音色多个角度的声学描述174-202
  • 1. 同一乐音在不同激励方式下的音色比较174-195
  • (1) 散音激励方式的音色描述176-181
  • (2) 按音激励方式的音色描述181-185
  • (3) 泛音激励方式的稳态音色描述185-195
  • 2. 同一乐音在响度方式下的音色测试195-202
  • 结语202-211
  • 一、"我是谁":都市化边缘自我身份的叩问202-206
  • 二、"我是琴人":都市化边缘群体身份的拟构206-211
  • 参考文献211-218
  • 附录218-2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论古琴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关系[J];高教论坛;2007年06期

2 廖国一;论古代南越与中原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族群与边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王德埙;;中国古琴谱字字典编纂及其检索系统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年03期

5 周凯模;多元音乐世界的多元解释:音乐人类学的“记谱与分析”之方法讨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喻辉;琴律探微[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7 任也韵;节奏因素对节拍结构的影响[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8 丁金国;;汉语特质说略[J];汉字文化;2007年02期

9 于兰;秦汉时期岭南越人与外界的交往[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10 陈长林;电脑在古琴音乐研究中的初步应用[J];计算机学报;198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2 姚登权;全球化与民族文化[D];复旦大学;2004年

3 章华英;古琴音乐打谱之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探索[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斌;宋代的古琴文化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6年

6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章华英;虞山琴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2 郑红;浙派琴史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朝芹;七弦琴文化品格的古今对比探微[D];天津音乐学院;2005年

4 王雅晖;明代琴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谭水清;意韵—古琴艺术表现之精髓[D];吉林艺术学院;2007年

6 刘真真;魏晋六朝琴文学[D];厦门大学;2007年

7 方国清;自我与他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文化认同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孙峰;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都市背景中广州当代琴人群体的雅集组织形态、琴乐语言表达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2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22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5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