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五月蝉歌》的语言与音乐关系分析
本文关键词:侗族大歌《五月蝉歌》的语言与音乐关系分析
【摘要】:《五月蝉歌》是侗族大歌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之一,本文通过对这一曲目的分析,力求揭示歌曲的魅力跟侗语字调、节奏的密切关系,并以此个例洞察侗歌吸引人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 江苏宿迁学院五系音乐教研室;
【关键词】: 侗族大歌 《五月蝉歌》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侗族大歌和侗语结构关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11AYY006 2010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名称:“侗族大歌和侗族语言结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0YYD018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在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合唱比赛中,有一首极具浓郁民族特色的原生态合唱歌曲《五月蝉歌》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那如山泉般清澈的音色、如鸟叫蝉鸣般的语言、以及独具个性的旋律与平稳协和的和声,散发着淳朴的乡土气息,尤其是那无伴奏、无指挥的高难度唱法,征服了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琦;焉树芬;;聊斋俚曲曲牌音乐要素研究[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2 廖家骅;音乐的共性与个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赵静;;英语歌曲的演唱教学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孔静柳;;音乐节奏型命名的具体策略[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栾玲;;“五线谱”课堂教学探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栾玲;;高职基本乐理选修课教学微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张宇;;以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音乐作品评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高树林;;音乐基础理论教科书中有争议的定义辨析——以音程章节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陈艳秋;;浅析基础乐理课程对音乐鉴赏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1年06期
10 罗樱;;基本乐理教学初探[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朝坤;李建中;赵庆军;陈自强;;HIT-DML及其关键算法的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秋萍;几种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对比研究及实验验证[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孙佳音;音乐要素自动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吴保和;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
5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贾随军;傅立叶级数理论的起源[D];西北大学;2010年
8 王峰;美尔音级轮廓特征在音乐和弦识别算法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漆明镜;“清商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滕丽民;新疆民族音乐风格钢琴作品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罗春柳;影视音乐的表意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慧颖;我国乐理书中的三种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5 郭宏纪;近代以来的“燕乐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6 陈倩;勤于钻研 勇于探索[D];河南大学;2011年
7 郭三卿;竞技武术套路配乐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陈雨;基于Key-dependent HMM的音乐和弦识别系统[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海霖;沧海遗珠:西贝柳斯钢琴小品集(Op.76)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芦莎;阿尔贝尼兹钢琴音乐风格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锦宏;袁刚;;一种民族的声音 一种人类的文化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03期
2 孙家家;;侗族大歌的传承及其意义[J];群文天地;2011年07期
3 邓光华;侗族大歌音乐心理初探[J];中国音乐;1996年04期
4 黄大岗;保护 发展 孰轻孰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九届年会暨侗族大歌研讨会召开[J];音乐研究;2002年04期
5 樊祖荫;侗族大歌在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独特地位[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2期
6 杨殿斛;论侗族大歌音乐传承[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2期
7 张中笑;侗族大歌研究50年(上)[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2期
8 张中笑;侗族大歌研究50年(下)[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3期
9 江海;侗族大歌[J];文明;2005年10期
10 岳培宇;;小黄大歌[J];中国西部;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滕兰花;;浅论侗族大歌在现代传播背景下的传承与发扬[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任胜洪;;侗族歌班的社会人类学分析——以从江县小黄侗寨为个案[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朱伟芳;;试谈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汪志球;贵州:“侗族大歌”传唱后继乏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杜再江;开设全国首个侗族大歌本科班[N];贵州民族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杜再江 实习生 孙远桃;侗族大歌遭遇传承发展之困[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欧阳昌佩;侗族大歌有传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 本报记者 宋冰;天籁之音侗乡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记者 谌贻照 通讯员 梁克川;侗族大歌入列“世界文化遗产”[N];广西日报;2009年
7 通讯员梁觉振;民族文化之苑又添奇葩[N];柳州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杨志刚 陈诗宗 曾楚禹;让侗乡的“天籁之音”唱响世界[N];贵州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沈仕卫;一个民族的声音 一种人类的文化[N];贵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小梅;当一种声音成为人类遗产[N];贵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娟;侗族大歌艺术风格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2 黄菊;当代社会变迁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志;鼓楼下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善兰;影视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谭厚锋;宰荡村侗族大歌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尹庐慧;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贵州省黎平县九龙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潘永华;从侗族歌师的教唱窥探侗族大歌的演唱特色[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8 杨涛;浅析侗族大歌的音乐特征及其对基层合唱训练的启示[D];云南大学;2010年
9 赵建霞;侗族大歌浸润下的儿童成长场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沁;从传统范式到现代转型[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2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3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