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声乐艺术探微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声乐艺术探微
【摘要】:本文对后现代主义主要表现特征之一的"多元文化观"进行了分析,并以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历程为主线,考察和研究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我国当代声乐艺术观念与实践的影响。同时,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等社会思潮对于中国声乐艺术观念与实践及其发展的深刻影响。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后现代 多元音乐文化观 声乐艺术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我国声乐艺术及其演唱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早在古代即已有之。留存至今的古代文献有汉代之前的《乐记》《春秋左氏传》,以及其后的汉初刘安等人所著《淮南子》,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明代魏良辅《曲律》、沈宠绥《度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2 郭克俭;;新中国声乐学术热点问题的追溯与反思[J];音乐研究;2010年03期
3 梁苗;;杰姆逊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单斌;“起源”的迷思——德里达《〈几何学起源〉导论》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蒋乃玢;;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媒介转换与融合——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刘怀光;韦应举;;回眸:流行文化合法化30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苏文婷;;从现代——后现代主义看美术发展的线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肖竞;曹珂;;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潜力与更新途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军;;意识形态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人杰;求异和求美—许渊冲汉语古诗英译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腾国立;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吕文杰;海岩小说与影视的互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青;;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谈民族音乐的出路问题[J];福建艺术;2006年01期
2 李广达;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分类谈[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 田青;;文化自觉与文化多样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吴巽;;“厚古薄今”和“重外轻中”都要不得![J];音乐研究;1958年03期
5 喻宜萱;;学习西洋声乐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方向[J];音乐研究;1958年06期
6 张前;20世纪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及三种唱法的探讨[J];音乐研究;2004年04期
7 李广达;;模糊思维:唱法界定再探讨[J];音乐研究;2008年01期
8 顾雪珍;声乐教学笔记之一——听金铁林教授讲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5年04期
9 张一兵;何为晚期马克思主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盛礼洪;;全国音协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问题通讯部六个月工作总结[J];人民音乐;195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声乐艺术的两重属性与声乐实践[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聂娜,李伟;浅谈声乐艺术在钢琴演奏中的地位和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曾卫星;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创新[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陈自勤;浅论声乐的艺术风格[J];艺术研究;2005年03期
5 郭伟萍;;论科学技术对声乐艺术的影响[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6 赵德生;;浅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陈晓;;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音乐生活;2006年02期
8 都本玲;;佛教声乐艺术探源[J];中国宗教;2007年04期
9 赵儒衿;;论中国声乐的发展方向[J];剧作家;2007年05期
10 罗英;;声乐艺术中不同唱法之比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邹丹丹;;声乐初学者的学习方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彭铁飞;付志华;;为振兴我国民族声乐而努力[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孙晓春;;略论民族声乐作品的处理与表现[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魏艳;;声乐表演艺术中理解和表现的训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7 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声乐教育——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上的讲话[A];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靖;;寻找最美、最动听的声音——高师合唱课训练初探[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段友芳;;高师声乐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徐行效;徐茜;;20世纪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思考[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霞;陈光林王素毅等出席肖黎声声乐艺术中心成立揭牌仪式[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2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杨宝刚;浅谈西洋声乐艺术的民族化[N];新乡日报;2008年
3 石惟正;沈洋声乐艺术思考[N];音乐周报;2009年
4 陈言放;浅谈中国声乐发展的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5 姜乃辰;声乐教学要注重表演课[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刁艳;肖黎声:“向门户之见宣战”[N];音乐周报;2010年
7 记者 紫茵;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在京成立[N];音乐周报;2006年
8 梁风雁;刘辉美国讲中国音乐[N];音乐周报;2007年
9 王林;耄耋之年再现昔日辉煌[N];华夏时报;2002年
10 马金泉;声乐教学别再浮躁下去了[N];音乐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莹;后现代音乐及其美学问题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胡艺芳;从布里顿的三部协奏曲看他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上的融合及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董华;声乐:语言的N种表情[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郭小青;《唱论》辨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霞;彭丽媛声乐艺术的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潇林;论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D];西南大学;2009年
3 韩娟;试论声乐艺术在大提琴演奏中的借鉴作用[D];厦门大学;2008年
4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5 曹霞;辰河高腔音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冰;关于声乐艺术中“声”与“情”关系的哲学性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蓝静;应尚能“以字行腔”声乐艺术理论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苏军;论声乐艺术表演中歌声与情感的统一[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珊;从彭丽媛、宋祖英、谭晶的歌唱艺术看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芦雪红;对迪里拜尔声乐艺术的探索[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535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3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