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音乐作品构建的层次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3 21:10

  本文关键词:音乐作品构建的层次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作品 层次结构 罗曼·茵加尔登 纯粹意向性对象


【摘要】: 本文以“音乐作品构建的层次性研究”为题,主要是以罗曼·茵加尔登的现象学美学为理论依托,对其“音乐作品是单层结构”提出理论质疑,在对“文学作品多层结构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音乐作品的“层次性建构理论”。并进一步通过所选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诠释之后,论证理论的有效性。 与此相应,本文在确定“音乐作品多层结构”为研究重点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与音乐存在方式相关的事项和理论,并在充分汲取和利用已有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架构合理的理论台阶。并且,在研究路径中,通过对音乐作品具体可感的声音材料进行感性体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意向性投入,最终显现音乐作品的形而上质,在这样一种逻辑关系中,凸显音乐美学的学科属性。 本文关于“音乐作品的多层结构”,提出音乐作品存在四个异质独立又彼此依存的层次,这些层次按照它们各自从属的存在领域而形成一定顺序,结合为一个整体,它们分别是: 1.音乐作品的声音构成物层次:当某一基本声音构成物特性鲜明的被提高到某一片段或者作品的首位,为该片段或作品打上整体性的印记,而其他要素在整体中只起到辅助性作用。 2.音乐作品的意义单元层次:音乐作品中单独的“音”不具有意义,单独的“声音构成物”亦不具有意义,只有在声音构成物进行纵向组合与横向结合直至整部作品的形式时,在整体中产生某种明确的意义。 3.音乐作品的再现客体层次:由声音构成物进行不同秩序的组合直至整个作品,在这种基础上整体的再现某物。所“再现的客体”涉及事物或人物、世界、宇宙、自然本身等某种实体客体,也涉及艺术作品,抑或是某种观念,情感状态等。 4.音乐作品的意向性结构层次:音乐作品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可变性,已及对它进行不同的意向性关照方式,使意向性结构不断充盈和扩展,而最终使使音乐作品的形而上质得以显现。 这四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声音构成物→声音构成物不同秩序的组合→再现客体→意向性结构→形而上质”这样一种路径贯穿于音乐作品之中。 通过对以上各个层次的研究,得出本文的结论:作为纯粹意向性对象的音乐作品具有多层性的本体性建构。
【关键词】:音乐作品 层次结构 罗曼·茵加尔登 纯粹意向性对象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4
  • 一、释名:层次以及音乐作品层次7-9
  • 二、溯源:相关研究现状及问题所在9-12
  • 三、定位:研究对象、方法路径、所属领域以及理论价值12-14
  • 第一章 罗曼·茵加尔登学术溯源及其现象学理论内涵14-29
  • 第一节 罗曼·茵加尔登其人及学术渊源概述14-16
  • 一、罗曼·茵加尔登生平概述14-15
  • 二、哲学思想渊源15-16
  • 第二节 罗曼·茵加尔登文学理论研究概述16-23
  • 一、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16-17
  • 二、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17-21
  • 三、文学作品的形而上质21-23
  • 第三节 罗曼·茵加尔登现象学音乐美学思想23-29
  • 一、音乐作品与其演奏、感受、乐谱之间的关系23-25
  • 二、音乐作品的本体性特点25-27
  • 三、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27-29
  • 第二章 音乐作品的层次性建构29-50
  • 第一节 理论前提:对音乐作品单层结构的理论质疑29-31
  • 第二节 音乐作品的多层结构31-46
  • 一、音乐作品的声音构成物层次31-35
  • 二、音乐作品的意义单元层次35-39
  • 三、音乐作品的再现客体层次39-41
  • 四、音乐作品的意向性结构层次41-46
  • 第三节 音乐作品层次性建构的理论意义46-50
  • 一、对茵加尔登音乐作品"单层结构"的论辩46-47
  • 二、从音乐作品的"层次性建构"解读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关系47-49
  • 三、走出"内容"与"形式"二元结构的桎梏49-50
  • 第三章 层次性建构在具体音乐作品中的渗透与体现50-60
  • 第一节 声音构成物层次50-53
  • 第二节 声音构成物的不同秩序的组合53-58
  • 一、声音构成物纵向的秩序组合方式53-57
  • 二、声音构成物横向的秩序组合方式57-58
  • 第三节 音乐作品的再现客体层以及意向性结构中的形而上质58-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8
  • 后记68-6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海曙;;谈音乐的时代性[J];音乐大观;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538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38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c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